第四章窮途末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人用油布仔細地裹住了鬼門的身體,抬起他,立即撤向平臺那邊。剩餘的人,忙著對壁畫拍照、攝錄,以保留這些資料。此地的情況雖然怪異,但那些人只是一言不發地埋頭工作,沒有發出任何多餘的聲響。

“我還有件事要做。”葉天偷偷告訴雪姬。

“什麼?”雪姬愕然問。在她看來,葉天已經內腑受傷,戰鬥力大打折扣,唯有儘早撤離才是上策。況且,大竹直二的人已經全部控制局面,就算再有重大發現,也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我必須到大熔爐頂上去看看。”葉天慢慢活動著腿腳,勉強出微笑。搏殺百千蟲已經耗費了他太多力,正如古人所說,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但是,他不想放棄最後的機會。谷底的情況已經基本摸清,除了巨蛋一無所獲,那麼真正的秘密就一定是藏在天上那十個光斑閃爍的地方。

“可是…可是你…”雪姬不知道如何說下去,只是定定地凝視著葉天的眼睛,溫柔地撫摸著他部分燒焦的髮腳。

“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一旦退出去,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古詩上說,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深鎖二喬。雪姬,我永遠記得教官們說過的話,在戰鬥中要擇機而動。機會就如同…白駒過隙,一閃即逝…我不確定能不能抓住機會,但不試試…誰又能甘心呢…咳咳咳咳…”他捂住口,沉悶艱辛地咳嗽著。

雪姬心疼地為他捶背,但他每咳一聲,後背就突兀地起伏一次,將雪姬的拳頭彈開一回。

“別做無謂的努力了,有些事知難行易,就連教官們都做不到。”雪姬焦灼地抬頭望天,雲霧瀰漫之處,天高不知幾何。

“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他們肩上,沒有揹負著父親不明不白而死的巨大包袱…而我是葉家唯一的後代,有些事…我…我不做,誰做?我的身體裡淌著葉家人的血,那是父親給我的…”葉天哽咽起來。

這一刻的真情,令雪姬的整顆心都死死地緊,說不出話,也不出淚,只能默默地為葉天心疼。

嘭的一聲,葉天在自己口上猛地擂了一拳,咬著牙,忍住咳嗽,大聲說:“我是不會死的,真正的海東青應該翱翔在天,而不是深困峽谷。雪姬,相信我,咱們海豹突擊隊的隊員全都是全球戰場上最犀利的英,每個人都有九條命,死不了的——”葉天想開個玩笑,但嘴角牽動了一下,笑得比哭還難看。

“哼哼,九條命?每個人都這麼說,但你放眼全球戰場,美軍最銳的部隊也不是千年不死的戰神。死神揮動鉤鐮的時候,管你是佩戴國家勳章的大英雄,還是默默無聞的光頭新兵,一樣會死。”大竹直二抱著胳膊,仰面望天,忍不住出言譏諷。

他聽到了葉天與雪姬的對話,一方面折服於葉天不屈不撓的戰鬥神,一方面因本人神上固有的傲氣作祟,聽不得葉天的豪言壯語。

“是嗎?”葉天轉過頭,若有所思地望著這個焦躁而憤怒的本人。

“你們中國人一向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不是嗎?”大竹直二冷笑,猛地撮起嘴,發出一聲尖銳的唿哨,向手下人大聲吆喝“加快速度,加快速度,我們已經耽誤太多時間了!”奇怪的是,所有人的拍攝目標都只針對壁畫,卻沒有人進入水下,對鬼門十兵衛棲身的山和石堆採取必要的行動。

轉過頭,大竹直二又語帶譏嘲地一笑:“若干年前,你們中國人就一直在高喊口號,說什麼‘趕超美國、加速實現四個現代化’等等等等。知道嗎,那些震天響口號經外媒傳到本東京時,我們非常非常害怕,從首相到小學生,都怕得渾身發抖,生怕有一天鄰國這個東方雄獅、沉睡巨人一旦發起怒來,大腳一跨,就把本島踩得四分五裂,沉入大海,從地球版圖上徹底消失。所以,我們從上到下的每個人、每一家每一戶都勵圖治,奮發圖強,把強國、強民、強身作為人生的頭等大事,把‘明天本島就要沉沒’作為警訓。結果怎麼樣?結果怎麼樣?當前的本,已經是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強國,本人的名聲信譽位居亞洲之冠。再看看你們中國人,看看你們的國家,仍然在高喊著動聽的口號,走在一條泥濘彎曲的老路上…”他越說越動,微笑變成大笑,大笑變為狂笑,幾乎無法讓自己停下來。

這個世界,永遠遵循“成王敗寇”的原則。他勝了,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金科玉律,人生箴言,而且他有大說特說的權力和資本。正如目前本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從歐美到亞非,各大洲國家對本國民的創造力、凝聚力、忍耐力不得不服。

反觀中國人“一個人一條龍、三個人一條蟲”這類惹人發笑的諺語已經傳遍全球,箇中深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葉天自身的經歷也很能說明這一點,在海豹突擊隊時,他是人中之龍,創下隊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回到中國大理,身旁全都是中國人,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左右掣肘,進退不得。有時候,看似朋友、同志、夥伴的人轉眼間就變身為敵人的內、臥底,做著“當面叫哥哥、背後捅刀子”的詭事。

關於中國人的劣,臺灣著名作家柏楊曾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強烈批判中國人的“髒、亂、吵”、“窩裡鬥”、“不能團結”、“死不認錯”等,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濾過疾病使子子孫孫受染,到今天也不能痊癒,並著有《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對以上惡行深刻揭批。只可惜,葉天明白那是深蒂固之疾,不是一兩個人、一兩本書、一兩代國民能夠扭轉改變的。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