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行的行老便出現了,在他的身後是一位容貌俊麗的年輕女子,她面帶微笑,目光在在場之人的臉上輕輕拂過,卻並沒有給人一種受到冷落的覺,當即便有圍觀的人向旁人打聽道:“那是哪家的小娘子?”有識得該女子的人便答道:“這是竹雕行會杜行老之女,據說她自幼便跟在杜行老身邊,近些年更是一直幫杜行老打理家中的買賣,是個頗有手段的女子。此次切磋大會,便是她提議舉辦的。”眾人恍然大悟:“難怪杜行老會帶著她來這兒。”有些人倒是還想打聽她是否婚配,然而杜行老開始宣讀規矩,又介紹眾位受邀請前來的竹雕大家,錦照堂裡一下子安靜下來,倒無人再那麼不長眼地喧譁了。

杜行老說完規矩,又特意補充了句:“此為切磋,以增進同行之間的、技藝為目的,並非要分個高下,望諸位能在此場切磋中受益。”他說完後,便立刻有人盯著宋玉延,恨不得立刻便讓她拿出她的竹雕來。只是按照規矩,杜行老自然是先請聲名遠播的竹雕名家先亮出他們的作品,由大家品鑑。

有人認為論名氣,宋玉延的名氣並不算很大,她的作品該在前頭亮相才是。可有人一眼便看出了杜行老的安排的用意:“本來宋錄方便是此次切磋大會中最年輕的匠人,而且場上的匠人多不服她的竹雕能賣出高價,也就是說他本就是這場切磋大會的焦點。”

“若他的竹雕真的好,那放倒後面作為壓軸倒也無不可。若他的竹雕名不副實,那麼放他在那個位置,對他而言便是一次無情的嘲諷。所以杜行老此舉可謂是要將宋錄方架在篝火上面烤啊!且看這次宋錄方是否能拿出驚豔全場的作品來,若成,則名揚天下,若敗……”聽了這話,有人倒一口冷氣:“那宋錄方成敗可真的在此一舉了!不過我瞧這事可不像杜行老的作風。”那人微微一笑:“是誰的手筆那是一目瞭然的。”眾人將目光落在了安靜地坐在杜行老斜後方,不發一言的杜小娘子,突然便打了一個冷顫。

唐枝聽見這些悄悄話,也不由得多看那杜小娘子幾眼,後者不知是察覺到了她的視線,亦或是湊巧,也朝她這兒瞟了一眼。

目光相對,杜小娘子面帶微笑地朝唐枝點了點頭,唐枝的臉上也堆起了笑容,頷首以回敬她。

視線移開之後,唐枝暗暗下決定,後定然不能讓宋玉延加入竹雕行,否則遇上杜小娘子那等厲害的女人,她被坑成什麼樣都還不知道呢!

並不知道場外有人在替她擔憂的宋玉延安靜又認真地看完了前輩的竹雕,他們拿出來的多是筆筒、香筒等,上面或採用了淺浮雕手法,又或是採用了透雕手法,留青雕則採取陰刻的雕刻手法,雖然刀工飄逸、構圖恰當,但是不管怎麼看都有種畫面呆板、層次單一的覺。

除了竹雕行請來的德高望重的名人發表了自己對那些竹雕的看法之外,場上的竹雕名家們也都在相□□評彼此的竹雕。

宋玉延只稱讚了個別線條剛勁有力的名家竹雕,別的倒是沒怎麼點評。倒不是她看不上那些竹雕,而是因為她的立場不支持她去點評。

後人的竹雕工藝也是從前人那兒繼承和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沒有這些匠人的技藝傳承,便不會有後來竹雕的蓬發展。

可讓她違心地稱讚這些竹雕,她試問也做不到。

而她的舉動讓本來就看她不順眼的人更加不滿了,質問她:“宋錄方,你為何看了我的筆筒後不發一言,是否瞧不起我?既然你瞧不起我,那不妨拿你的竹雕出來讓大家看看,品鑑一下,看你是否有瞧不起我的本事!”宋玉延覺得他有些莫名其妙,她聽見後面有人提醒道:“他的兒子當初在劉知州找尋的錄方竹雕時,為了貪功而假冒你,後來這事被衙門發現,受了罰的。”宋玉延明白了這位竹雕匠人為何會用憤恨的眼神盯著她看了,只是她這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啊”!他兒子其身不正最後被罰,與她何干?

杜行老清了清嗓子:“安靜,切記今只是切磋——”杜行老的話還沒說完,便有人附和剛才的竹雕匠人:“既然是切磋,那何必守著那些繁冗的規矩呢?隨意些如何?”杜行老語了,他看了一眼自家的女兒,又看了看宋玉延。宋玉延覺到了數十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她微微一笑,扭頭示意唐葉拿出她的竹雕來。

她道:“諸位說得沒錯,既然是切磋,那還是隨意一些為好。錄方承蒙諸位看得起,邀請錄方前來參加此次切磋大會,不過在錄方拿出拙作之前,也想請各位前輩指點一下小徒。”眾人早便看見坐在她後面的唐葉了,雖然看出她是個女子,不過考慮到杜小娘子以及觀眾席上還有女眷在,倒沒人去拿她的別說事。

宋玉延的話一下子將眾人的視線聚集到了唐葉的身上,她緊張了起來,身上也開始冒汗。

唐枝有些擔心她是否受得住這種場合,畢竟她以前還是一個內向、膽怯的孩子呢!

出乎意料的是唐葉最終仍舊頂著眾人的目光,拿出了她的竹雕來——一件臂擱。

一般的臂擱多采用留青刻法,故而眾人在她的雕刻手法上倒沒有別的說法。她的臂擱上刻的是郊外田野邊上的農家小院,小院門前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