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全部同意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發…”隨著李樺的一聲令下“嘭”

“嘭”

“嘭”一百支火槍幾乎同時發火,高速飛出子彈傳出冒著火苗一般的槍口飛快的撞擊在了前面的靶標上面。

“中一百發,擊穿一百發。”負責檢查靶標的軍法官的聲音傳來,頓時所有人便是一陣歡喜,就連劉健也是不例外,雖然他對朱厚照拿自己開刀有點意見,凡事以國事為中的那個劉健還是沒有變化。

靶子是經過特別製作的,在堅硬程度上和現在大明士兵所使用的鎧甲差不多一樣,所以聽到所有的靶標都被擊穿了,大家怎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呢?

第二次,靶標被放在了五十步的地方,“預備…放。”

“嘭”

“嘭”

“嘭”

“中一百發,擊穿一百發。”眾人又是發出了巨大的歡呼。第三次,靶標被放在了七十步遠的地方。

“預備…放。”

“嘭”

“嘭”

“嘭”

“中一百發,擊穿一百發。”第四次,靶標被放在了八十步遠的地方。

“中九十六發,擊穿九十四發。”第五次靶標放在了九十步遠的地方。

“中九十三發,擊穿八十六發。”第五次,一百步遠。

“中八十七發,擊穿七十九發。”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

最後得出的結果這一次製造出來的燧發槍的程在兩百步以內,而有效程在一百二十步左右。一百步以內的命中率更是接近百分之九十,而擊穿率也相當的高。

總而言之,這一批燧發槍的能大大的超過了現在鐵血軍使用的火槍的六十步左右的有效程,而且設計準確度和威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怎麼樣,這一回諸位大臣們沒有意見了吧?”看著此時也都是面帶興奮之的大臣們,朱厚照問道。

“沒有問題,”眾人紛紛表示到。就連內閣首輔劉健也都點頭了、“諸位,”拿著一把剛剛製作出來的燧發槍,朱厚照接著說道:“這種火槍真正的威力不在於它的程有多遠、威力有多大而在於它的點火方式。以前的火槍再點火的時候都不但需要點著長長的捻繩,並且也需要三個人一起協作才能完成,現在這把火槍不但不需要捻繩了,而且以前需要三個人才能完成工作現在也只需要一個人便行了。”

“以前我們發一發子彈都需要經過很多的步驟,我們第一步要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再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第三步還要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了;第四步還要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第五步還要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還得防著它溼;接下來還要裝捻繩,將捻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這個時候我們才是準備好了,看看在發之前我們需要做多少的準備工作,這也得費多長的時間啊。準備好了之後手點燃捻繩等待等待發。”

,“而現在,我們不需要這樣做了,我們只需要把彈藥進去,然後直接扣動扳機便可以了,就這簡單的兩步我們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了。”

“並且我們的火槍手以後也將不用受到風雨天氣的影響,即便是天下再大的雨也沒有關係。”火繩槍存在著點火時候容易受到風、雨影響以及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和燃著的火繩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等缺點。

朱厚照用了很長時間再一次把火繩槍和現在的燧發槍的優缺點給對比著講述了一遍。

“而這把最好的火槍,便是這一個剛剛被判為死刑的譚浩發明的,如果他被執行了死刑,那麼以後還有誰來為我們製作更加出的火槍呢?”

“老臣同意特特赦死刑犯譚浩。”這個時候出乎朱厚照意料的竟然是劉健第一個站出來同意特赦了譚浩。

而劉健說完之後其他人也都紛紛表示贊同特赦了譚浩。

就這樣譚浩的特赦得到了三位內閣大臣、吏部尚書、兵部尚書還有兩位左右都御使的一致贊同。

“好,那接下來我們再討論一下這個特殊天才律法的問題。”正在這時只見朱厚照突然讓人拿出來了幾份早準備好的宣紙。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