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八十七章代溝大清一沒電話,二沒電視,三沒網絡,其木格是打破腦袋也沒想明白,怎麼言蜚語能以超光速傳播呢?
老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朝廷的一個政令那可是花了銀子請人敲鑼打鼓的到處宣傳的,結果呢,知道的人也不過十之一二,這言蜚語倒好,整個的見風跑。
唉聲嘆氣的老十兩口子相對無言,各自鬱悶著,半響,老十才道:“乾脆咱們放話出去,說是讓弘參去娶個洋媳婦,不是弘政,樣矛頭就不會衝著九哥了吧?”可憐的九阿哥到了廣州後,楞是隱姓埋名的沒敢亮出身份,取下間的黃帶子後,對外只宣稱朝廷欽差,至於欽差姓甚名誰,並不是
民沒敢打聽,而是高高在上的九阿哥沒敢說。
雖然當初誤傳老十命喪大海時,九阿哥和十四護送其木格一行人回京,在碼頭那是過臉的,但畢竟十多年過去了,大夥兒也記不真切,所以,倒還真沒人將欽差大人和九阿哥聯繫起來。
不過,老十得了消息後,心裡可內疚了,自己的九哥什麼時候這麼窩囊過?
可弘參的反省信函也及時到了,老十從頭到尾仔細看了許多遍,不是他偏心,的的確確弘參也是屬於躺著也中招的…
因此,老十也不好衝弘參大發雷霆,弘參也夠衰的了。
但九阿哥貌似更衰些,因為廣東巡撫竟然又上摺子彈劾可憐的九阿哥。
為什麼呢?要知道九阿哥在此種情形下,可是還在忍辱負重的默默為朝廷辦著差事,完全沒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不顧楊宗仁的白眼,天天在廣州搞著市場調查。
但是,問題就出在調查上,九阿哥沒做國債調查,而在調查什麼行當最賺錢,賺錢週期最短。
話說九阿哥亮出了欽差大人的身份後,就叫巡撫衙門貼了個告示,說朝廷目前沒意向海,國債發行和
海沒什麼關係,但如果大家這麼瞎鬧下去,保不齊朝廷一怒之下會變主意,朝廷可是最最不喜歡受威脅的,然後又說只要大夥兒安守本分,他一定會如實將大夥的意見上報給朝廷,到底是要讓朝廷高高興興的順應民意還是惱怒的反威脅,那可全在大傢伙的一念之間…
因此,告示張貼出來後,廣州便沒怎麼嚷嚷著要請願不準朝廷海了,九阿哥和楊巡撫也就不再擔心發生民亂了,雖然社會生活還沒恢復和諧,——因為大夥還在大街小巷裡罵九阿哥利益燻心,連親兒子都賣,死後閻王爺都不知道該怎麼判,因為下十八層地獄都太輕了。
但是,九阿哥卻沒繼續為自己洗白,而是抓緊時間開始做幹正事了,而九阿哥的正事就是找賺錢的商機,這個發現讓楊宗仁對九阿哥鄙視得不能再鄙視了。
本來楊宗仁已經叫人知會廣州城的大商家了,叫他們時刻準備著與欽差大人搞座談會,就國債一事好好的向朝廷表表決心,哪知九阿哥壓就不管國債,直接去找賺錢的法子去了,這讓楊宗仁如何不惱,於是,老十便又收到了廣東巡撫彈劾九阿哥的摺子,還是明發,讓九阿哥在朝堂的名聲又臭了一回。
雖然老十說了,因為弘參已經在安居島發了認購單,因此,九阿哥此時不再搞什麼國債發行本底調查是免得重複費朝廷的人力物力,但是朝臣們並不買賬,就算不搞調查,也不該去找賺錢良方啊?這不擺明了九阿哥是在為自己找商機嘛,太不像話了,九阿哥可是欽差啊怎麼能因私忘公老十也不懂九阿哥幹嘛在這個節骨眼上犯傻,因此便沒袒護到點子上,御史們對老十的辯護詞很不買賬,
得老十火大急了,眼見老十要天子一怒,十三站出來了,透
說,因為國債不僅是要還的,而且還是要付利息的,所以朝廷未來面臨的壓力不小,典型的寅吃卯糧啊,所以,九阿哥一直在想能不能在稅收之外再為朝廷增添些進項,所以,十三猜測,九阿哥此時是在想怎麼為朝廷賺錢,而不是為了自己的
包。
老十從來沒覺得十三這麼可愛過,立馬附和說十三說得對,九阿哥曾經給他也提過。
但朝臣們卻反問道:“難道朝廷還要出面做生意不成?”十三早先一直沒做聲,就是因為他也反對以朝廷的名義做生意,不論是拿戶部的錢,還是拿賣國債的錢,所以,當初九阿哥提的時候,十三就掰著手指,循環往復的給九阿哥數出了二十多條反對的理由,因此,九阿哥便沒再和十三討論過此事,所以,十三也不能百分百篤定,只能猜測九阿哥大概是這麼個意思,但是畢竟九阿哥近期名聲平白受損歸結底
子還是在老十兒子身上,所以,十三也擔心九阿哥是在消極怠工,以示不滿,因此,便沒第一時間站出來說出心中的猜測。不過,見老十不知道理由還在一味的給九阿哥圓場子,十三這才邁步幫著說話。
但是,聽了朝臣們的反問,十三也不好接話,畢竟他也是反對這個事情的。
最後老十發話了,管他朝廷能不能做生意,反正九阿哥是在為朝廷殫竭力就是了,眾大臣得多多學習九阿哥這種
神,然後便火速結束了早朝,溜得飛快,當然,在朝臣眼裡,老十是怒氣衝衝絕塵而去…
不管大臣們學不學習九阿哥的神,反正老十是對九阿哥由衷的敬佩,如此的不計較個人得失,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