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代溝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越是敬佩九阿哥,對九阿哥的愧疚就越多,因此,老十便開始想歪主意了,想拿弘參來換潑在九阿哥身上的髒水。

其木格聽了老十的餿主意後,白了他一眼,道:“爺,正經點。”老十嘆氣道:“你以為爺不想正經啊?這不是給的嘛。”其木格想了想,道:“爺,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這場風波過個幾年也就沒什麼人能記住了,到時候你叫史官將九哥大誇特誇,九哥必定芳百世…”老十苦著臉道:“其木格,你知不知道《明史》是咱大清修的?”當初修《明史》的時候,可是大改特改,還刪了許多資料,得為大清統治者服務啊。

雖然老十沒明說大清幹了這沒品的事,但其木格不是傻子,聽老十這麼一提,也就明白了,這裡的勝利者時間跨度有點大,得寄望於民國了,有些不靠譜,誰知道民國那幫人想捧誰貶誰啊,於是,便頓了頓,道:“那咱們就花錢請人寫野史。”老十歪著腦袋,道:“其木格,文人都是有風骨的。”來自21世紀的其木格對風骨的理解是,只有在誘惑不足夠大時,這骨頭才有風度。

而土生土長的老十卻告訴其木格,為了理想而獻身的文人不少,別不瞭解情況就亂出主意“連皇阿瑪對江南士子都只能安撫為上呢。”於是,其木格只好道:“那咱們就自己編戲,演著演著大夥兒也就當真了。”老十無語道:“九哥還活著呢”其木格無所謂道:“咱們往好了誇九哥,九哥不會出言反對的。”想當初拍電影《女王》的導演不就被英國皇室給發了獎章嘛,在21世紀,大家都希望藉助媒體宣揚自己的正面形象,如今沒電影,那就用戲劇唄,雖然如今是崑曲,但只要有初稿,相信當京劇形成的時候,九阿哥的後人也會願意花大錢將稿子的崑曲版改成京劇版的。

但老十顯然不是顧慮這個,看著其木格,怔怔道:“哪有演活人的啊?”代溝啊,300多年的代溝啊…其木格奇怪道:“那有什麼,以前沒有,不代表如今沒有,不信,你去問皇阿瑪,看他反不反對你搞個《康熙大帝》來歌頌他的功德。”老十無語道:“誰敢扮演皇阿瑪,那是要掉腦袋的”其木格聳聳肩“雖然不可作,但皇阿瑪心裡肯定是願意的。”你別說,老十還真去暢園試探了那麼一下,雖然康熙暴跳如雷,但老十能覺得出來,康熙發火的時候,夾雜了那麼一絲喜悅和一絲遺憾,而且發完火後,破天荒的沒出言譏諷老十。

於是,老十拿定了主意,過個幾年,就搞那麼一齣戲,為九阿哥正名為什麼要過幾年呢,因此如今康熙在啊,哪能不歌頌自己的爹,而去歌頌自己的哥哥呢?老十可不想將康熙活生生的給氣死,如今老十算是體會到康熙當初的難處了,這爹不好當啊。

老十相信,朝廷的許多弊端康熙那是心知肚明,但是牽一而動全局,想變革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不敢進,但自己當時卻是巴不得今天發現問題,明天就全一骨腦的全解決了,就和如今的三胞胎一樣…

不過,老十雖然體諒了康熙,但對康熙的做法卻不以為然,為什麼不能好好談呢?幹嘛就知道罵和打壓呀。

所以,老十決定,等三胞胎回京後,要和他們推心置腹的好好談談,告訴他們為什麼自己不能準了他們的建議,算著時間,弘暄和弘曆應該最先返京,老十決定,就先和弘曆談,弘暄要沉穩的多,在一旁旁聽就行了,不用額外給他開課。

老十這邊還想著先給弘曆上上課呢,卻不知道弘曆已經離開了臺灣,抵達了廣州。

原來,弘暄和弘曆接到了弘參自詡為股的信函,弘曆很是不解,覺得弘參腦袋有點秀逗了,而弘暄卻是體會出了弘參的意思,然後一琢磨,是啊,自己自打進了上書房就一直跟在皇瑪法身邊,看得多,聽得多,慢慢的倒也默默看出了些門道,但弟弟們卻沒這樣的機會,他們從沒旁聽過議政,因此,一出來辦差就顯得有點沉不住氣,看來回京後,得建議弟弟們放學後也去養心殿做作業了,耳濡目染的,總有好處。

而弘曆則還在糾結著“股”兩字,告訴弘暄,要不他先去安居島看看弘參“二哥肯定已經給氣糊塗了”弘暄一想,也同意了,但叫弘曆先去廣州見九阿哥。

弘曆一聽就搖頭“外面都傳成那樣了,我才不敢見九伯呢,算了,我還是繼續呆在臺灣吧,反正我的摺子還沒寫完。”為了防止弘曆顛的跟著跑去殺匪,弘暄等弘曆調查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又給弘曆佈置了一項新任務,說是就調查結果,寫一份改良計劃書來。

弘曆抗爭了的,說自己不會,弘暄鼓勵道:“你不是說要叫驛站幫著送狀紙嘛,這個想法就很好嘛,怎麼會說你不會呢?”於是,弘曆只好開始做枯燥的文案工作,然後就衝弘暄嚷嚷沒思路。

弘暄便指點他,想不出來就到外面逛逛,逛多了,總會有想法的。

因此,漸漸的,弘曆雖然不喜歡這項工作,但卻沒再鬧無聊,不過,從他想跑去安居島可以看出,他對這工作還是不怎麼喜愛。

不過,在九阿哥和這份工作之間,弘曆卻沒選九阿哥,可見外面的言傳得有多離譜,多誇張,多傷害九阿哥。

聽了弘曆的選擇,弘暄之是問道:“九伯是不是最喜歡你?弘參是不是最疼你?弘政是不是對你最好?”弘曆嘀咕道:“大家對我都好,幹嘛要加個最啊。”弘暄頓了頓“九伯就是最最喜歡你難道這時候你不該去勸勸他,就算他衝你發火,你難道不該讓他消消氣?”於是,弘曆妥協了,決定等臺灣的事辦完後就去,希望那時九阿哥的氣已經消了很多。

哪知道弘暄卻叫他立即出發,弘曆頭一次開始奉公守法“大哥,我可是奉旨和你出京辦差的,怎麼能中途跑了啊,好歹要等皇阿瑪發個旨意來吧?”弘暄鬱悶道:“你什麼時候這麼聽話了?”弘曆很開心道:“我一向就很聽話。”弘暄來了句“出了事我擔著,你明兒就去廣州。”弘曆很鬱悶“為什麼啊?大哥,你幹嘛要支我離開啊,你是不是要跟著大軍去剿匪?我要去剿匪”弘暄道:“朱一貴前兩天都押送進京了,還有什麼匪好剿的?”弘曆奇怪道:“那為什麼要支我走啊?”哪知弘暄幽幽道:“四弟,其實我該讓你跟著大軍一起的,畢竟這是你喜歡的。”弘曆張大嘴,很奇怪,覺得弘暄的話有些牛頭不對馬嘴。

弘暄笑了笑,道:“我在用我以為好的方法約束著你,其實不見得就能真的對你好,二弟和三弟都是自己跌倒自己琢磨,所以才會深刻反省到自身的不足,同樣都是出了趟門,不能讓你收穫最少。”弘曆搖搖頭,表示不明白“我學得多的啊。”弘暄笑道“跟在九伯身邊,你會學得更多,因為他盯不住你,唉,就算我如今想明白了,但只要你跟在我身邊,我對你的約束也只會緊,不會松到合適的程度,你還是不會闖什麼大禍。”弘曆鬱悶了,合著自己在臺灣沒闖大禍也是罪過,於是,也不再爭了,收拾包袱撅著嘴朝廣州趕去,自己的哥哥們一個莫名其妙說佔了自己的便宜,一個說他是股,一個嫌自己沒闖禍,怎麼都變得神叨叨的呢…

因此,當老十還在盤算著弘曆會回京後的教育問題時,弘曆已經在廣州碼頭下了船…

繼續求月票,呵呵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