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陰謀家的較量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侯仁寶孤軍殺入州,沿途竟沒有碰到有效的抵抗,一路勢如破竹,正在宋軍節節勝利之時,州知軍府事黎桓派人送來一封書信,懇求宋兵停止攻擊,他們情願投降。侯仁寶信以為真,命令士兵安營紮寨,等候敵人來降。宿營後也無戒備,夜深人靜,黎桓突然率兵偷襲宋營。

宋軍將士經過長途奔襲,已經是疲憊不堪。晚上休息的時候,以為可以睡個好覺,早早地解衣卸甲,安然而睡。敵兵突然殺到之時,眾兵士還在睡夢之中,驚醒後,人不及甲,馬不及鞍,昏頭昏腦地毫無抵抗之力,死的死,逃的逃。侯仁寶也死於亂軍之中。

可憐侯仁寶,活得好好的,儘管邕州地處嶺南外,離京城遙遠,但總還有命在。趙普向趙炅上表,本以為可以將侯仁寶調回京師,誰知盧多遜從中一槓子,使侯仁寶棄屍州,成了他鄉的孤魂野鬼,侯仁寶恐怕是死不瞑目。

是趙普害死了侯仁寶、還是盧多遜害死了侯仁寶?恐怕只能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句話來說這件事情了。

趙炅得知州兵敗,立即下詔班師,命令把按兵不動的孫全興、劉澄、賈湜押解到京師,斬首棄市。

趙普得知妹夫戰死沙場,暗自後悔,本想暗中幫助妹夫侯仁寶,不想倒害他丟了命,因悔而生恨,他對盧多遜更是恨之入骨。舊仇未報,又添新恨,恨不能將盧多遜千刀萬剮,碎屍萬段,掏出他的心肝拿去喂野狗,方才解恨。

盧多遜此時聖眷甚隆,他知道侯寶仁一死,他又欠了趙普一條人命,兩人的樑子結得更深了,所以對趙普的防範更加嚴密了。他知道趙普是老臣,在朝臣中有很大影響力,擔心他聯合朝中大臣上章彈劾自己,便規定所有朝臣給趙炅的奏章,必項先報到他這裡來,他看了之後,簽了“不敢妄陳利便,希望恩榮”十個字後,才能報給趙炅御覽。他是宰相,有這個權力,朝臣們雖然心裡不服氣,但也無法抗拒。

趙普見盧多遜防範得緊,無隙可乘,無計可施,只好暫時忍下這口氣,等待機會再行報復。

2、兄弟相殘人剛生下來,並無善惡之分,善惡是後天形成的。人的一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各種原因,有人因善而轉惡,有人因惡而轉善。愛,可以融化人心中的恨;恨,也可以使人失去理智。

趙普整生活在仇恨之中,就像一隻獵犬一樣,密切地注視著盧多遜的一舉一動,他要尋破綻,覓機會,突然出手,擊倒盧多遜。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三月,太祖的第二個兒子、興元尹趙德芳得了種奇怪的病,時間不長,竟莫名其妙地就死了,死的時候,年僅二十三歲,距他的哥哥趙德昭自刎,只隔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趙炅哭過幾聲後,即下詔贈德芳為中書令,追封岐王。

金匱遺命中的皇位繼承人,趙炅之後,只剩下皇弟趙廷美一個人了。趙廷美見兩個皇子一個自刎而亡,一個又不明不白地病死,心裡頗為不安。覺到兩人之死,與二哥趙炅總有那麼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內心極為不安,為了避禍,便寄情於聲,深居簡出。

趙炅為晉王時的舊僚柴禹錫、趙熔、楊守一,乘機興風作,進宮密奏,揭發秦王趙廷美驕恣不法,有謀反之意。

趙炅對這件事將信將疑。以往,趙炅有事,一般是與盧多遜商量,但盧多遜與秦王的私不錯,或許盧多遜也牽涉其中也說不定。趙炅這次多了個心眼,他不找盧多遜,而是找趙普。他之所以找趙普,還有另外一層意思,秦王趙廷美涉及到皇位繼承,金匱遺命是兄終弟及。太祖之後是趙炅,趙炅之後是廷美,廷美之後是德昭,德昭之後是德芳。這個繼承順位,是很離奇古怪的。他找趙普,想試探一下趙普的忠心,看他還有沒有利用的價值。正是這一試,使宋朝又出一驚天大案,給後人留下了千古之謎。

老謀深算的趙普絕不會放過任何稍縱即逝的機會,當趙炅詢問他秦王趙廷美陰謀造反的事情時,他表示不甚瞭解,不敢貿然下結論。但是,他願意對這件事進行調查,如果有蛛絲馬跡,一定會及時向趙炅稟報。

趙炅點頭答應之後,趙普突然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頭,說有事要向皇上說清楚。

趙炅抬抬手,示意趙普起來說話。

趙普站起來,說他是兩朝舊臣,當年備受太后恩遇,是昭憲太后遺命的現場見證人,對官家忠心耿耿,受權所害,才遭到太祖責罰。他當年被遷出京,曾向太祖上表自訴,說他是贊同皇上繼位的,當時的奏摺,定會存檔。他懇請趙炅複查檔案。如果能還他一個清白,他將死而無憾。

趙炅略略點點頭,未置可否,待趙普退出後,即令近侍查找趙普當年的上表,可是翻遍了當年的存檔,就是找不著。有老近侍回憶說,記得有這麼回事,好像是由太祖貯藏在金匱裡。

趙炅立即命人打開金匱查看,果然看到趙普的前表。趙炅看過之後,頓時悟,覺到趙普原來是自己的大忠臣。於是,他對趙普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下旨授趙普為司徒、兼侍中,封梁國公,並密令他暗察秦王趙廷美謀反一案。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