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冷兵器時代,火器意味著什麼、能帶來多麼大的利益,用腳趾頭想也知道。
崔家是有部曲(即私兵)的老牌世家,經歷過戰亂,自是明白手中有兵器的重要。
崔幼伯整研究祖宗們的筆記,對這一點也非常在意。
夫兩個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火器作坊,獻,肯定是要獻出去的,但也沒必要太著急,至少要等崔幼伯平安從西北迴來再獻。
現在想來,蕭南多少有些後悔,唉,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呀。
這不,一個不留神,就惹出麻煩來了。
恰在這時,長公主從靜室出來,聽到父女兩個的談話,毫不客氣的丟給蕭南一個白眼,無聲的笑罵道:活該,讓你不聽你阿耶的?!
蕭南連連苦笑,暗道:我聽,我這次一準按照阿耶的話去辦。
傍晚,蕭南迴到自己的小院,也顧不上用飯,先命人取來筆墨紙硯,給皇帝寫謝罪摺子。
在奏摺中,蕭南將自家儲存的火器被盜事件一五一十的稟明,然後萬分誠懇的謝罪,直說不管打劫武庫的匪人是不是用了崔家的火器行兇,她沒能看守好火器,並任由它落到歹人手中,這本身就是對聖人、對京城百姓的不負責任,是重大的罪過。
蕭南還表示,她不敢奢求聖人寬宥,只求聖人將崔家火器作坊收歸朝廷,並將庫房裡收藏的成品也都收走,以防再落入歹人手中。
蕭南的奏摺寫得情真意切、誠意十足,且認錯態度非常認真,相信只要皇帝看了,哪怕心中有怒氣,也會消散一二。
但,這封奏摺還是晚了一步。
當它被送到皇帝的案頭時,平安已經在皇帝跟前告狀了。
這次平安告狀頗有技巧,沒有張嘴就說蕭南這裡不好、那裡不對,而是直接將一件件事擺在皇帝面前:首先,蕭南在城郊私藏大量火銃和彈藥,結果被盜了;其次,打劫武庫的歹人正是搶劫崔家山莊的那夥人;第三,武庫的總頭子正是崔家的崔嗣伯,雖然分家了,但一筆寫不出兩個崔字。
最後平安狀似無意的提醒了一句“這也太巧了吧?那些歹人哪裡不好搶,非要打武庫的主意?嘖嘖,崔家、崔家還真是——”越是這種似是而非的提醒,越能引起人的疑心。
若不是皇帝及時看到了蕭南的請罪摺子,沒準兒還會再審問蕭南一次呢。
不過,皇帝雖然沒有明著為難蕭南,但還是給了懲罰:蕭氏純孝,自願在大慈恩寺為先文德太后祈福一個月。
名曰祈福,實則關閉呀,接到聖旨的那一剎,蕭南的身子宛若浸入了千年寒潭中,腦中只有一句話閃現:命運的軌跡竟又與前世重疊了,難道,悲劇真的無法避免?!
ps:二更。謝謝rachelleung、曉慜親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訂閱,謝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