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原來這十騎人馬不是蕭翰派來的,而是他們自己跑來的。
那個穿白袍,騎駿馬的少年名叫蕭德英,年方十五歲,是蕭翰的侄兒。
蕭翰對這個蕭德英卻不好管。因為他很受蕭太后寵信。他看見耶律宏齊帶領著一支人馬在中原稱王稱霸,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當王帝就當王帝,十分得意,心裡十分羨慕。如今見耶律宏齊回遼西,路上死了,這裡沒人管得著他了,正好讓他無拘無束地火一把。因此當耶律宏齊率兵回國時,他就賴下來死活不走。耶律宏齊沒法,只好委了他一個汴京副留守的官銜,留下五千兵馬給他。駐在城內怕馮玉他們不可靠,為防不測,便囑咐他依舊駐紮在城外。這正是中秋佳節,蕭德英少年心
,帶了一班隨從侍衛,悄悄入城看熱鬧。誰知正遇上了人們正打得不可開
。別看蕭德英年紀不大,卻是頗有心計。聽說是馮玉的兒子鬧出來的事,他先不忙著打進人堆裡去,反倒領著侍衛到馮玉家中去找馮玉,要問個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誰知那馮玉喝了個酩酊大醉,躺在
上人事不知。他窩著一肚子的火,後來再一打聽,原來卻是蕭翰兒子鬧的。他這才回頭到廣場去看個究竟。可是走到半路,卻就遇上刮黑風了。他留下幾個隨從打探究竟,自己先行回營房避風去了。
傍晚時分,隨從回來報告事端的經過,打鬥是因蕭綱強搶民女引起,但已被打死了。打死蕭綱的人就是三年前泥馬鬧京城的趙爍…
蕭綱被打死,蕭德英是不介意的。反正這蕭綱恃著他兄弟的勢,到處胡作非為,死了就死了,他反倒要看看這個趙爍究竟是個什麼人物。三年前騎了匹泥馬在京城搗亂,如今剛充軍回來又把汴京鬧個天翻地覆。憑著哪幾個**鬧汴梁,還打死蕭綱。於是,黎明時分,黑風剛剛停息,他就帶了幾個親兵,趕了上去。還吩咐部將點五百馬步軍,續後趕來。
這蕭德英為什麼只帶這麼幾個人就去趕趙爍呢?別看他年紀青青,也是頗有心計的。第一:趙爍他們拖男帶女,馬車拉著傷員,人疲馬乏,量他們也走不太遠。第二:自己騎的是一匹寶馬,手下的親兵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士,必定能追上去把對方纏住,以待續後援兵。不料一不留神被那小少林冒冒失失打了一悶,白白無辜地人也被打傷了,寶馬也被搶了,氣不打一處上,回到汴京,吩咐手下,立即到趙、張、羅三家,來個斬盡殺絕,雞犬不留。
幸好趙家趙洪殷老爺三年前已經被遣,領了家小回嶽州供職,京中房舍只剩下幾個老家人看管。張、羅兩家也在契丹亡晉後,舉家回鄉避難,因此,蕭德英的手下儘管燒殺搶掠,三家也沒什麼損失,只結下仇怨罷了。
再說八月十六那天,趙爍與眾人分手後,也不敢怠慢,一路上緊一程,慢一程,來到滎陽地面,仍未發現有敵兵追來,這才放心緩行。傍晚時分,找了一間店家,吃飽了飯,喂好了馬,美美的睡了一宿。
俗話說得好,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次清晨,趙爍起了個早,趁著涼快上路,繼續前行。行行不覺已是晌午時分,來到一處三岔路口。只見前面崗巒起伏,樹林茂密,兩邊岔路狹窄,中間大路寬敞,便徑向大路走去。
走了約三五里,前面樹林深處,忽地一聲鑼響,衝出十來個手執刀槍的嘍囉,堵截在大路中央,口裡亂嚷;“前面那漢子,要過路的,留下買路錢來,免你一死…”趙爍見了,心中暗笑;“這幾天怎的出行不利,四方都是天罡地煞,走到那裡都碰上要打架的。”卻自毫不理睬,依舊策馬往前。
那群嘍囉先是看見趙爍人強馬壯,神抖擻,一派英雄氣概,早已怯了三分。今見趙爍
本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依舊繼續前進,反倒被嚇慌了手腳,連連後退,口裡喊著;“你這漢子不怕死嗎?停下!停下…”趙爍出自將門,自己也上過戰陣,見了這群
賊的醜態,忍不住哈哈大笑說;“憑你這幾個
賊竟敢向你老爺我要買路錢?不想活了嗎?要命的快給我滾開!”原來這群嘍囉多是入夥不久的烏合之眾,沒見過大陣仗的,平時攔路打劫,鑼聲一響,刀槍一亮,就能把過路客商嚇倒,任隨搶掠。今
見了一個氣勢
人的漢子,一下子反被嚇倒了。都閃閃躲躲往後面閃,有些還乾脆閃到路旁。倒是那個帶隊的小頭目跟著大頭目見過幾仗,有點見識,壯著膽子,在後面喝著哪些小嘍囉;“你們這些龜孫子們躲什麼躲?才一個牛子,你們怕個甚?給我殺上去砍了他,回去大王重重有賞”一面說,一面還在後面趕。眾嘍囉便是無奈,只好齊齊吶喊替自己壯膽,一窩蜂地向趙爍衝去。趙爍哪裡把他們放在眼裡,略施手勢,三挑兩撥,就撂倒了幾個。看見了這個架勢,那小頭目也不敢上來了。連喊;“風緊!風緊!”忙叫嘍囉們敲鑼告急搬救兵。
趙爍看了,情知山上還有匪徒,看了一下前後左右,此處地勢頗為開闊,便於施展。也就不急於往前衝突,且待他們的頭目來了,打發了他再行定奪。
不一會,前面山腳一陣鑼響,為首一個騎馬提刀的匪徒,領著二十來個嘍囉衝了過來。小頭目忙上去;“報告二大王,這個牛子不給買路錢,還打傷咱幾個弟兄…”趙爍抬眼一看,只見這個“二大王”生得
尖腮窄,蛇頭鼠眼,滿臉晦氣。心想;“看他這副尊容,就連當土匪也成不了氣候的,還在這兒耀武揚威?”那“二大王”聽了嘍囉稟報,更不答話,朝他們吆喝道;“孩兒們,給我堵住來路,別讓這牛子跑了,看爺爺我收拾他。”說完,舉刀便向趙爍砍來。
趙爍見了,不慌不忙地揮動渾鐵架開,回手卻颯,颯,颯地一連幾
,旋風般的沒頭沒腦地向那“二大王”打去。
“二大王”先是看見嘍囉們吃了敗仗,又見對方只有一人一騎,料也不難對付,因而興沖沖地衝過來,打算三兩下工夫把這“牛子”收拾了,好在小嘍囉面前顯顯威風。不想一手,只見趙爍的鐵
勢大力沉,又快又狠。
甫接了三幾,即便手忙腳亂。七八個回合下來,便連招架也忙不過來了。趙爍心中正急著上路,那有心思跟他糾纏,緊接著左一
劈華山頂,右一
劈雷峰塔。上面“烏雲蓋頂。”下面“老樹盤
。”呼、呼、呼、呼的接連攻擊,龐虎一下招架不及,肩膊上早著了一
,幸得有一眾小嘍囉哄了上來,攔住趙爍,他卻落荒而逃,往山上跑去了。
不一會,前面山腳又傳來鑼聲,跟著又衝出來一隊人馬。這裡的嘍囉們見了,齊齊喊道;“好了,好了。大大王來了。”趙爍舉目一看,這個“大大王”也是生的身材瘦小,獐頭鼠目,諒也不過是雞鳴狗盜之輩,本不放在眼裡。不過這個“大大王”卻比“二大王”老練,也多幾個心眼,聽得小嘍囉來報“二大王”風緊,心下就慌了。他們是兄弟倆,手上都是差不多的本事,聽說老弟失風,估計自己上去也好不了多少,只打算攆嘍囉們一齊湧上,搏個以多欺少,佔得便宜。但是,一到現場,只見老弟已被打傷,那些小嘍囉也傷了不少。知道不妙,忙喊;“好漢手下留情!”趙爍聽了,也就緩緩收住。
那“大大王”忙上前來,向趙爍拱手作禮說;“我那老弟有眼不識泰山,多多得罪,請好漢有怪莫怪。不知好漢今
來白虎岡有何貴幹?”趙爍見他好言好語的,也就答話說;“俺也不知到這裡是什麼白虎岡黑虎岡的,今
只是路過,是你的手下把我堵在這兒要打要殺的俺才動手。你要問有何貴幹,俺就幹了這一樣。”
“大大王”也聽出了趙爍言語帶刺,無耐是自己先得罪了人家,更加上這位好漢的本事確實了得,那裡敢得罪?滿心只是想巴結,便連連的陪不是,回頭又叫他的老弟來向趙爍陪禮。誰知那個“二大王”打了個敗仗,滿面羞愧,早溜回山寨去了。
“大大王”又忙轉過話頭,賠著笑臉對趙爍說;“剛才冒犯好漢的是在下的愚弟,他叫龐虎。在下名叫龐龍,未請教好漢高大名,仙鄉何處?
趙爍說;“這倒罷了,不知者不罪。也無需通名道姓的。俺這裡還要上路,你就別再阻擋,給我閃開得了。”龐龍陪笑說;“好漢要上路,在下豈敢阻擋。不過現在已是申牌時分,此處往西,一路三五十里,並無市集,飲食投宿都不方便。再說…剛才愚弟胡鬧了一番,多多得罪了,看來好漢尚未用膳。俗話說;相請不如偶遇。好漢也是江湖上走動的人,何不就給在下三分薄面,到敝寨喝三杯水酒,暫宿一宵,明早上路,豈不更好。”這正是:情到濃時共生死,打虎上陣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