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後事處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漢帝劉知遠彌留之際,把皇后和兩個兒子承業,承勳,二文二武四個大臣蘇逢吉,楊業,郭威,史弘肇,都喚到御榻前託孤,囑託四個大臣務必齊心協力,扶立承業。承業年少,不諳國政,一切皆要聽從四位老臣輔導,萬勿自作主張。還叮囑說:“杜威此人,反覆無常,終是禍,若孤不壽,汝等立即除之,免為後患”當夜,劉知遠死了。

晨,眾人有提議立即舉哀發喪,扶承業繼位。蘇逢吉忙道:“且慢!且慢!各位別忘了昨夜大行皇帝的囑咐。”於是,四位顧命大臣就在御榻前商議一番,皇帝的死訊暫不公佈,由蘇逢吉以皇上名義頒佈詔書:就說那“杜威梟獍成,反覆難純,近朕偶染微恙,罷朝數,彼父子即四散言,肆意誹謗,實為蠱惑人心,危害邦國,是可恕也,孰不可恕?就令有司即行究辦,其杜威父子一律處斬,決不待時。至於晉宋國公主及其它親族與此無關,依舊享受國家供給,一概免究。”皇后本不知國事,因四位是大行皇帝託孤的顧命大臣,蘇逢吉又是首輔,如今四人同一意見,自然一切聽從他們安排,劉承只是列席旁聽而已。

當下即由郭威,史弘肇二人宣召軍,直奔杜威家中。其時杜威與弘璋,弘璉,弘?三個兒子俱安坐家中,焉知剎那之間禍從天降。一聽宣詔,登時嚇得魄散魂飛,急忙連哭帶辯。無奈那些軍士一概充耳不聞,如老鷹抓小雞般的把他父子四個押到市曹,即時處斬。

杜威通遼賣國,禍國殃民,魚百姓,晉人素已恨之入骨。開封市民聞得他今伏法,莫不奔走相告,一齊湧向市曹,敲石砸,不消半刻,把杜威屍首砸成一攤漿。

朝廷既斬杜威,接著便舉哀發喪,宣告皇帝的死訊。接著又宣讀遺詔,封皇子承業為周王。緊接著,周王劉承業即繼承大位,是為五代劉漢的第二位皇帝。先是朝會百官,尊皇后李氏為皇太后,然後舉哀成服…

當然,這些事務都是由四位大臣聯手主持的。劉承業不過是聽從指揮,任由擺佈,行禮如儀罷了。

殺杜威是應天順人的,他是石晉王朝郭無為遺留下來的一顆毒瘤,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但是,殺了杜威之後,關內政局又來了一次大動盪。

首先是鳳翔:原來駐守鳳翔的侯益赴京朝王來了,王景崇接管了他的地盤和兵將。聽說劉知遠死了,王景崇心裡就打起個小九九來了:自己原來只是劉知遠手下一名牙將,這次出兵三鎮只因事起倉促,朝中無人可調才派自己來的,如今鳳翔節度使侯益走了,兵權抓在自己手上,劉知遠在,當然是帖服服的聽從管轄,如今劉知遠突然死了,難道還怕這劉承業?況且他剛剛繼位當皇,肯定要收買人心的,於是,便命人寫了一通奏摺上呈,說是:目前關中雖然平定,但人心不穩,西蜀依舊虎視眈眈,請皇上委景崇以節度使之職,俾得以安定時局云云。

這時承業登基不久,朝中確也是不大安定,諸位顧命臣當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批了下來,就委王景崇為鳳翔節度使,兼領西路指揮使之職。

這時,原來在趙匡贊手下的趙思綰也打起小算盤來了。他深知留守長的節度副使安友?常對自己很是信任,老實可欺,便帶著手下一千人,依舊回長安。那安友?也毫不防範,開關接入。不料那趙思綰早有陰謀,一聲鼓譟,指揮手下搶佔官衙兵營,還令人捕殺安友?。安友?無法,只得帶著家小和一百親兵倉惶出逃,也跑到汴京去了。

這趙思綰佔了長安,洋洋得意,也奉表上京,就說安友?挾帶私逃,不知去向。如今自己暫領職事,請朝庭速頒明詔,委自己為節度使,以安眾心。

朝庭本來明知原委,只奈是天下未平,鞭長莫及,也只好委他個“節度使”之職以安其心,也可算得到暫時安寧。

但是,河中的李守貞卻更異想天開了,因見劉知遠死了,劉承業年少無知,打量著朝中無人能與自己相抗衡,加之這次三鎮之叛表面看來像是平了兩鎮,其實一鎮都沒平。鳳翔的侯益換了個王景崇,長安的趙匡贊換了個趙思綰,無異“以叛易叛”比原來兩個叛得更底了。劉知遠未死的時候,已經是力不從心,無力西顧。如今劉知遠一死,這劉承業更是個阿斗不如的草包,當今之世,捨我其誰?這劉漢江山就等我去收拾的了…。於是,便立起旗號,自稱秦王。隨即派人前去鳳翔長安二鎮遊說王景崇,趙思綰。就說:劉知遠已死,劉漢必亡。寡人如今自立為秦王,邀二鎮納為麾下,合力同固關中,共圖大業。

王景崇,趙思綰正是眼高手低,貪得無厭的小人,剛剛有了一個地盤,便就野心,正在思量得隴望蜀之際,一見李守貞派人來遊說,正中下懷,忙不迭的答應了。這趙思綰更是別出心裁,在當年唐宮舊庫裡,翻出一襲舊龍袍,命織工按形翻制,依舊是金絲綵線,依樣畫葫蘆做了一件,還命文牘寫了一份“勸進書”煞有介事的派人“呈”到河中。恭請李守貞正位登基,立國為皇。

李守貞想的正是這一著。一見趙思綰來了“勸進”喜出望外,以為這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九五有望了,連忙命人齎“旨”把王景崇封為太師,趙思綰封為太尉,又各賞了兩萬貫,命二處加速擴軍備戰,以防漢軍前來偷襲。

那趙思綰本來就兵微將寡,只有那一千人。正想擴大勢力。如今有了朋黨,便可肆無忌憚了,首先是四出招兵買馬,蒐羅市井氓,了兩千餘眾。還不足,便挨家挨戶搜捕,綁進軍營,遇著家有資財的,更是趁機劫掠…得長安內外,亂作一團,到底還是讓他抓了三四千人…。

在那個時代,凡是有野心的軍閥,都是想當皇帝。凡是擁立他的都是想升官。李守貞這時也正是這樣。他的下屬恨不得他馬上就九五之尊,稱王稱霸。各人也就馬上攀龍附鳳官升三級。於是,天天鬧哄哄的又說那裡見了什麼異徵,那裡又出了什麼祥瑞,說得李守貞心癢癢的。

那一,正與一群下屬飲宴,喝了個天旋地轉,頭昏腦熱之際,有人又嚷起“請秦王正位為皇”的調子來。李守貞也正在興頭上,取過弓箭,指著前面影壁上一幅“猛虎舐掌圖”笑道:“諸位既要擁戴孤王,咱們就來個向天討象。孤若有福取代劉氏天下,這一箭就中虎舌。”說完,挽弓發箭,一箭去,可可的正中虎舌。那一群大小嘍?們見了,盡皆譁然齊呼萬歲。都要李守貞立即坐朝稱帝。

那李守貞雖然是滿心歡喜,畢竟仍是底氣不足,說道:“如要稱帝,應取汴梁,定關東以作帝業基礎。”於是,就趁著這一腔酒勢,便下令立即發兵前往攻打同州。更命王景崇,趙思綰二人隨後引兵跟進。

同州與河中最近,最早探知李守貞叛亂的消息。節度使張彥威忙向朝庭上奏。新漢帝劉承業見奏,忙召四大臣商議,只因眼下朝中已無兵可派,遂下令滑州守將領兵趕赴同州,協同防衛。李守貞見同州增兵添將,已經有所防備了,便派王繼勳轉向南下,攻佔了潼關。探馬報到汴京,朝廷這又著起個忙來。忙命澶州節度使郭從義與監軍王峻領本州之兵前往長安,堵住趙思綰。?州節度使白文珂領本州之兵徑赴河中,###李守貞。又再派夔州指揮使尚洪遷領本部前往長安以助郭從義。又命閬州防禦使劉詞領本部前往河中以助白文珂。

幾路人馬浩浩蕩蕩,分路西進,一時頗成氣勢。惟獨那夔州指揮使尚洪遷自恃勇力過人,手下又兵強馬壯,想搶先立個頭功。一路更是馬不停蹄,先行進入關中。也不待澶州兵來到,自己便擺開架式,徑直殺到長安城下。

那趙思綰先已探得夔州兵先行到達,早有準備。續後探得尚洪遷孤軍深入,竟然敢直城下,也是氣不打一處上,就在長安城外布陳以待,一見尚洪遷兵馬,便衝殺過去。一場混戰,畢竟戰場有主客之分,作戰雙方有勞逸之別,鬥了半天,夔州兵馬畢竟是經過長途跋涉,遠道而來,未免人馬疲怠,不比長安兵馬以逸待勞,鬥著鬥著便漸弱勢。

趙思綰原已知道有兩處兵馬前來攻伐自己,本意已是想先擊退一處,以免兩面受敵的,如今見夔州兵陣腳已亂,便調集全部人馬,一聲鼓譟,掩殺過去。任教你尚洪遷如**猛,此時也是無法抵擋,只好節節後退了。那趙思綰得勢不饒人,步步緊,跟著窮追猛打,恨不得把對方一口掉似的。那尚洪遷本是個人,打了敗仗已夠憋氣的了,再被他緊跟不捨,死纏不放,也打出火來了,喝住人馬,回過頭來又再拼命廝殺。畢竟敗兵難以言勇,雖然堵住了趙思綰兵馬的追殺,但尚洪遷身上已被傷十餘處。副將收兵後,後撤十里安營,但尚洪遷因傷勢過重不治,當晚身亡。

這正是:自古無糧不帶兵,兵糧足將帥威!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