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打草驚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始遇郭從義,王峻領著澶州兵到來,見夔州兵敗,尚洪義戰死,倒嚇的二將就地駐紮下來,不敢進軍。那?州節度使白文珂領兵來至同州,得知尚洪遷在長安兵敗將亡,也留駐同州,踟躕不進。朝廷多番下旨飭令二處進軍,各將都是互相推搪,藉故拖延,一連半月,毫無進展。

劉承業無法,只好又召廷臣商議。眾人各執己見,眾說紛紜,都說出了一些道理,但卻說不出解決的辦法。

楊業見馮道在那裡只是垂首低眉,一言不發,便道:“馮太師四朝元老,對今關中時局,自應有灼見,何不與我等參謀參謀?”馮道見楊業點到自己,不好推搪,徐徐答道:“…依老朽愚見,我大漢立國未及一載,即逢大喪。關中各鎮守將大都歸附未久,故爾人心浮動。如要平伏安定,非得派出德高望重的宿將親臨沙場不可。”劉承業聽了,很覺有理。回思此前調動各州人馬,果如馮道所說。彼此之間各不相容,朝廷亦難指揮。於是,便派樞密使,殿前都指揮使郭威為西路招諭安撫使,西路軍兵馬大元帥,率軍西征。所有河中,長安,鳳翔等關內諸鎮及此前一切調往西征各部,悉歸大元帥節制。

此時郭威雖當庭受命西征,但朝廷基本無兵可發,自己身邊只有三百親兵,不足以壯行。遂令快馬前往晉州告知郭榮,速調壯馬步一千,以作前鋒。

郭榮此時正在絳,晉。接令後,迅即挑選一千兵,配以良馬,就令趙爍率領,從懷州渡河,候大元帥皇師匯合。

因想起了上月趙爍曾說過派人去招兵的事,便問道:“上月曾聽吾弟曾派人招兵之事,未知是否曾有眉目?”趙爍道:“大哥不問,小弟也正要告知。小弟大鬧汴京之時,曾把一些人馬安置在朱仙鎮的皇莊,上月派了石守信,王審琦二位弟兄前往看視,前派人回報,哪兒聚集了好幾千人,現在缺錢缺糧…”未待趙爍說完,郭榮忙接話道:“那個地方恁地聚了哪麼多人?都是些甚麼人?”趙爍道:“都是汴京周邊百里被遼人打馬草,得無家可歸的莊家人,拖男帶女的。更多的是散兵遊勇,聽說光是原來在杜威手下被遼人繳了械,後來逃出來的也不下兩三千人。”郭榮道“行!咱們這兒有的是錢糧缺的是兵,你立馬帶上錢糧,先把哪些三老四小的給安頓好,再把那些青壯的都給咱帶過來得了。”趙爍聽了,大喜道:“俺要問的,正是這個。有了大哥這話,小弟知道處置了。”臨行之際,郭榮再三叮嚀道:“此次父帥西征,關乎社稷安危。吾弟此行,務必盡心竭力,勿殫辛勞,好替父帥分憂。”趙爍道:“大哥只管放心,相爺此行關係重大,小弟焉敢輕忽了草,有誤大哥重託。”話雖如此,郭榮還是叮嚀再三,親送人馬上路。

趙爍只留下張全義,李漢瓊兩人,領著一千人馬留駐大營,自己領了七百人馬,押著錢糧,馬不停蹄的趕往朱仙鎮去。

來到皇莊,只見依山榜水,亂七八糟的茅棚土舍,住滿了東一堆西一堆的人群,皇莊大院四周圍滿了亂哄哄的人群。

原來早期在汴京跑出來到這裡的人不多,加上原來管理人員只有百十來人,後來杜威的幾千號散兵聚攏到這裡,人就多了,原來石守信,王審琦等一班兄弟在這兒的時候鎮得住,後來田訓一來,把這群兄弟拉走了,就亂套了,跑到外邊偷雞摸狗,打家劫舍的都胡幹,成了個賊窩般的。前幾天,石守信,王審琦來了,就又老實了。聽說大公子要把他們招回到朝廷隊伍去,都老老實實的在等著。

如今,果見大公子來了,在這裡出去的“十兄弟”也跟著回來了,個個都盔明甲亮,旗幟鮮明,一派皇者之師的氣度,這群散兵遊勇莫不心悅誠服,盡皆聽從整訓安排。

由於這些原來都是石晉的部隊,只不過因為杜威賣國降遼才到這個田地罷了。如今通過三天整訓,果然又是一番氣象。趙爍便把餘下的錢糧付與皇莊留守人員,領著這批人馬回師而去。

而東京方面,郭威此行領了大元帥之銜,且又是當朝樞密使,可謂出將入相,位極人臣。但劉漢立國伊始,兵員不多,前者高祖御駕親征,他是把軍帶去的,而如今郭帥出征,軍不能帶走,因為在晉陽隨駕南下軍隊本來就不多,一但分配到開封,皇城內外佈防,便已所剩無幾,這次三鎮叛亂,朝廷本已是無兵可派出,只能是靠左右調,從各州調動兵馬。郭相身邊只有三百名親兵。故行前派人到晉州吩咐郭榮,儘快調人馬在晉州等候,以充實隊伍。

少帝劉承業正因為朝廷缺兵,聽從馮道的話,考慮到郭相位高權重,多在外征戰,在朝臣中極有威信,故派他前往。

郭相行前,又想起馮道的話說的也頗有道理,便借順道之便,進馮府辭行,兼且問策。

馮道見郭帥親臨下問,不敢不答,便道:“…三鎮聯叛,主謀在李守貞。李守貞在晉,遼二代俱掌兵在外,自恃如今漢軍大多曾在他屬下出身,多有恩惠,必念舊情,兩軍鋒之時,必會反戈相向。故敢於一意孤行,一反到底。”郭威忙問:“太師所說他‘多有恩惠’,未知是指那方面的恩惠?”馮道說:“無它,多予賞賜而已。這李守貞人雖貪婪,但不惜對下屬賞賜。不但有功必賞,就是平常時,也時有小恩小惠對下屬予以攏絡,因而,在下屬之間也確是頗有口碑的。”郭威聽了,甚覺有理。回身再與幾位大臣商議。楊業,史弘肇原都是行伍出身,知道臨戰兵將最是虧待不得的,故而異口同聲,要把國庫所有錢財傾囊而出,以助郭帥此行。

但蘇逢吉,蘇尚兩位樞密使乃文官出身的丞相,深知當前國庫匱乏,如此次真要把庫藏花光,恐一時難以支付國家其他支銷。

漢主劉承業見三鎮叛亂遷延時,影響國家本,這次令郭威前往,目的就是想解決問題,又見諸位掌軍大臣意見一致,他當然就聽他們的了。於是,便命王章清倉盤點,把國庫存藏錢財,悉數與郭威以作軍需之用。

郭帥有了充足的錢財,自是心滿意足,立即開拔,離京而去。

晌午,郭相領著三百親兵,旌旗招展,盔甲鮮明,到了###。只見趙爍營前,晉州調遣前來的一千馬兵與趙爍原統領的一千人馬列隊相,人強馬壯,氣勢人。趙爍在皇莊招來的三千餘杜威殘部,經過趙爍連整訓,也顯得有聲有,五六千人經過趙爍那末一調理整合,一呼一應,也就頗具千軍萬馬氣勢了。

郭帥見了喜出望外。心想:要不是趙爍一把抓了這三千多散兵遊勇,俺這支大帥親兵隊伍能有這個氣勢嗎?不能薄待了他們,不能有彼此之分…於是,隊伍進入洛陽,郭相即令當地官員立即配備槍械旌旗衣履,務令部隊旗號統一,衣甲鮮明。接著,又對趙爍領來的三千餘人,各各賞銀二兩。

賞賜雖不多,影響卻不小。因為這些都是原來澶州駐軍,因杜威降遼被繳械,後來又得悉耶律宏齊要把他們趕下黃河淹殺,故爾四散奔逃,到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就如孤魂野鬼般的。為了吃飯跑到皇莊,如今跟著趙大公子一下子就成了郭元帥的部隊,這已經是兩重天地了。更未料到還未打仗就先領賞銀,個個都喜上眉梢,齊呼萬歲。

郭相看了,暗暗點頭,深馮道這個老頭看得清,有錢不但使得鬼推磨,還能使得當兵的替你打仗呢。李守貞只記得他曾經在往的兵身上花過錢,但他不知道那些錢花完以後那人情是會冷淡下來的。這叫“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接著,郭威傳旨宣示皇命,宣召就近州縣各路守將兵馬,齊集洛陽會師,聽候調遣,總被反攻三叛。不過數天,便有那華州,陝州,絳州,孟州,滑州,相州,懷州等地的節度使,紛紛奉詔領兵前來。

對於來自各路的將士,郭帥均不分彼此,一視同仁,更請各路將領會議軍情,共商對策。各將領見郭元帥虛懷若谷,推誠相待,盡皆心悅誠服,爭相進言獻策。郭帥對下屬亦不帶個人喜惡之分,所有陳請,一律虛心聽從,和顏悅相待。

依眾人之議:“因為鳳翔,長安兩鎮路接西蜀,且又屢屢與之勾通,故應該先攻鳳翔,長安。若克此二處,則河中李守貞無能為力矣。”惟華州節度使扈彥珂與趙爍二人力排眾議,認為應以主力攻河中。他們獻策道:“三鎮連叛,罪魁禍首是李守貞。他自以為是前朝重臣,在眾人心目中有威望。且又兵糧足,意稱皇立國。故其叛意最堅。而其他二人之叛,自知兵力不足,故一時投靠李守貞,一時投靠西蜀…此不足為患。

這正是:巧婦難為無米炊,有了錢糧好施為!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