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泰山澧泉【原文】泰山之東,有澧泉,其形如井,本體是石也。取飲者,皆洗心志,跪而挹①之,則泉出如飛,多少足用,若或汙漫,則泉止焉。蓋神明之嘗志者也。

【註釋】①挹:舀。

【譯文】泰山的東邊有澧泉,它的形狀像口井,它的本體是石頭。想要取這泉水飲用的人,都必須清洗思想,跪著去舀它,那麼這泉水就會飛也似地噴出來,數量足夠你用的了。如果心地骯贓,那麼這泉水就不冒出來了。這大概是神靈用來試探人心的東西吧。

樊山致雨【原文】樊東之口,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燒山,即至大雨。今往有驗。

【譯文】樊口的東面有座樊山。如果天旱,就放火燒山,立即就會天降大雨。至今都靈驗。

孔竇清泉【原文】空桑之地,今名為孔竇,在魯南,山之外,有雙石,如桓楹起立,高數丈。魯人絃歌祭祀,中無水,每當祭時,灑掃以告,輒有清泉自石間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止。其驗至今存焉。

【譯文】空桑這個地方,現在叫孔竇,在魯國南山的山裡。它外面有一對山石,像房屋的石柱一樣豎立在那裡,高達數丈,魯國人在這裡歌舞祭祀。山裡面沒有水,但每到祭祀的時候,灑掃清潔,禱告神明之後,便有清澈的泉水從山石間溢出,足夠祭祀活動使用。祭祀結束,泉水就自然停止了。這種靈驗,至今依然存在。

龜化城【原文】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築成都城,屢頹①。忽有大龜浮於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築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註釋】①頹:倒塌。

【譯文】戰國時,秦惠文王二十七年,惠文王派大臣張儀去築成都城。築了多次,城牆都倒塌了。一天,忽然有一隻大烏龜浮在江面上,但游到城東的子城東南角就死了。張儀為這事去詢問巫師,巫師回答說:“按照烏龜的外形築城。”依其言,城果然築成了。所以這座城叫做“龜化城”城淪為湖【原文】由拳縣,秦時長水縣也。始皇時童謠曰:“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有嫗聞之,朝朝往窺。門將縛之。嫗言其故。後門將以犬血塗門,嫗見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沒縣。主簿令幹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魚?”幹曰:“明府亦作魚。”遂淪為湖。

【譯文】由拳縣,是秦代的長水縣。秦始皇時,有童謠唱道:“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有個老婦人聽到後,就天天到城門來悄悄觀看。守城的將吏要抓她,於是老婦人就說明了前來偷看的原因。後來,守城將吏就將狗血塗在城門上。老婦人看到城門上果真有血,就跑開了。一天,忽然漲大水,縣城即將被淹沒。縣裡的主簿派主管府吏去報告縣令。縣令看見前來報告的府吏,問道:“你怎麼忽然變成魚的樣子了?”府吏說:“大人,您也變成魚的樣子了!”就這樣,這個縣陷落成湖泊了。

丹砂井【原文】臨沅縣有廖氏,世老壽。後移居,子孫輒殘折①。他人居其故宅,復累世壽。乃知是宅所為。不知何故。疑井水赤。乃掘井左右,得古人埋丹砂數十斛;丹汁入井,是以飲水而得壽。

【註釋】①殘折:夭折。

【譯文】臨沅縣有一戶姓廖的人家,世世代代都長壽。後來,這家人移居別處,子孫的壽命縮短了。別的人家遷到廖家老宅居住,也是世代長壽。這才知道是這個宅院使人長壽,但不清楚具體原因。懷疑與井水是紅的有關,於是挖掘井房左右兩邊,發現有古人埋藏的幾十斛硃砂。硃砂經水浸溼的汁滲入井裡,所以飲用這口井水的人就能長壽。

江東餘腹【原文】江東名“餘腹”者:昔吳王闔閭江行,食膾,有餘,因棄中,悉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餘”者,長數寸,大者如箸,猶有膾形。

【譯文】江東有一種名叫“餘腹”的魚,是從前吳王闔閭巡遊長江宴飲時,丟棄到江裡的剩餘生魚片變化而成的。現在有一種名叫“吳王膾餘”的魚,長約幾寸,像筷子一樣大小,還可見生魚片的形狀。

蜾蠃①【原文】土蜂,名曰“蜾蠃”今世謂“”

“細”之類。其為物雄而無雌,不,不產;常取桑蟲或螽子育之,則皆化成己子。亦或謂之“螟蛉”《詩》曰:“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是也。

【註釋】①蜾蠃(guǒluǒ):寄生蜂的一種。亦名蒲盧。細,體青黑,長約半寸,以泥土築巢於樹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蟲,為其幼蟲的食物,古人誤以為收養幼蟲。

【譯文】有一種野蜂,名叫蜾蠃,現在叫做,屬於細蜂一類。作為生物,它卻只有雄蟲,沒有雌蟲,不配,不產子。它常常捕捉桑蟲或螽的幼蟲來養育,把它們都當做自己產的幼蟲。也有人稱它們為“螟蛉”《詩經》上說“螟蛉有子,果蠃負之”(螟蛉有了幼蟲,蜾蠃來餵養),就是指這事。

木蠹①【原文】木蠹,生蟲,羽化為蝶。

【註釋】木蠹(dù):蛀蝕木頭的蟲子。

【譯文】木頭被蛀蝕,生成蟲子,蟲子長出翅膀變化成蝴蝶。

柯亭笛【原文】蔡邕嘗至柯亭,以竹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事。”取以為笛,發聲遼亮。一雲,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東間第十六竹椽可為笛。”取用,果有異聲。

【譯文】蔡邕曾經來到柯亭,那裡的人用竹子做屋椽。蔡邕抬頭打量那竹椽,說:“好竹子啊!”便拿來把它做成了笛子,這笛子吹奏起來發音嘹亮。一種說法是,蔡邕對吳郡的人說:“我過去曾經路過會稽郡高遷亭,看見房子東頭第十六竹椽可以做笛。拿下來做成了笛子,果然能吹出奇異的音質。”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