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蒙雙氏【原文】昔高陽氏,有同產而為夫婦,帝放之於崆峒之野。相抱而死。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體而生。二頭,四手足,是為蒙雙氏。
【譯文】古時高陽氏的時候,有兩個同一母親生下來的人成了夫,顓頊帝把他們
放到崆峒山邊的原野上,兩人互相抱著死了。仙鳥用不死之草覆蓋了他們,七年後,這男女兩人長在同一個身體上,又活了。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這就是蒙雙氏。
盤瓠子孫【原文】高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籬,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因名盤瓠,遂畜之。
時戎吳強盛,數侵邊境,遣將征討,不能擒勝。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吳將軍首者,贈金千斤,封邑萬戶,又賜以少女。後盤瓠銜得一頭,將造王闕。王診視之,即是戎吳。為之奈何?群臣皆曰:“盤瓠是畜,不可官秩①,又不可。雖有功,無施也。”少女聞之,啟王曰:“大王既以我許天下矣。盤瓠銜首而來,為國除害,此天命使然,豈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軀,而負明約於天下,國之禍也。”王懼而從之。令少女從盤瓠。
盤瓠將女上南山,草木茂盛,無人行跡。於是女解去衣裳,為僕豎之結,著獨力之衣,隨盤瓠升山,入谷,止於石室之中。
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蓋經三年,產六男,六女。盤瓠死,後自相配偶,因為夫婦。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衣服,裁製皆有尾形,後母歸,以語王,王遣使
諸男女,天不復兩。衣服褊褳,言語侏儒(人離),飲食蹲踞,好山惡都。王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號曰蠻夷。蠻夷者,外痴內黠,安土重舊,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儒,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取其遊食於水。今即梁漢、巴蜀、武陵、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用糝,雜魚
,叩槽而號,以祭盤瓠,其俗至今。故世稱“赤髀,橫裙,盤瓠子孫。”【註釋】①官秩:授予官職。
【譯文】高辛氏時,有個住在宮裡的老婦人,患有耳病一段時間了。醫生給她診治時,從耳朵裡挑出一隻像繭那樣大的蟲。老婦人走後,醫生把蟲放在瓠(瓢)裡,用盤子蓋上。一會兒這隻蟲變成了一條狗,身上有五顏六的花紋,因此把它叫做“盤瓠”養了起來。
那時,北方戎族中的吳部很強盛,多次侵犯邊境。帝王派兵征討,但未能獲勝擒敵。於是他向天下發布招募令,承諾誰能獲取吳戎部將軍的首級,即賞黃金千斤,封食邑萬戶,並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他。後來,盤瓠口銜一顆人頭,送到王宮。帝王仔細查看,確認這就是吳戎部將軍的人頭。這事該怎麼辦呢?大臣們都說:“盤瓠是畜生,不能封官職,給俸祿,又不能娶人為,所以即使它有功勞,也不能按招募令賞賜。”帝王的小女兒聽說這事後,啟稟帝王:“大王已經用我向天下承諾,盤瓠確實銜得敵將首級來,為國家除了大害,這是上天的安排,哪裡是狗的智力能辦到的呢!稱王的君主重守諾言,稱霸的君主重守信用,不能因為輕微的小女,違背公開向天下許下的諾言,那樣將是國家的禍患。”帝王害怕背棄諾言的後果,就順從了女兒的意願,叫她跟隨盤瓠去了。
盤瓠帶著帝王的小女兒上了南山,山上草木茂盛,荒無人煙。於是帝女脫去原來的衣服,像奴僕一樣穿上幹活的衣服,跟著盤瓠登山穿谷,最後住在山石
裡。
後來帝王哀憐思念女兒,曾派人前去打探尋找。但是,人一去,就風雨加,地動山搖,天昏地暗,沒有人能到達他們那裡。
三年過後,他們生育了六個男孩和六個女孩。盤瓠死後,兒女們自相婚配,結為夫。他們用樹皮織成布,用草籽染上
,製成衣服。他們喜歡
彩斑斕的衣服,縫製的衣服都有尾巴的樣子。後來,他們的母親回到王宮,將這些情形告訴了帝王,帝王派人接回這些人。去時,天上再沒有下雨了。這些人衣服短小,言語難懂,蹲在地上吃飯,喜歡山野,厭惡都市。帝王依順他們的意願,賜予名山大川,把他們稱為“蠻夷”蠻夷人表面愚笨,內心狡黠,安心鄉土,看重舊俗。因為他們接受了上天賦予的特有氣質,所以就要用特殊的法律來對待他們。他們事農經商,都不需關卡憑證和繳納稅賦。對他們的首領,都授予一定官職。他們的帽子用獺皮製成,這是取他們生產生活在水裡的意思。現在的梁山、漢中、巴、蜀、武陵、長沙、廬江等郡的夷人就是這樣。他們吃的米飯裡摻雜有魚
,用敲打木槽為節奏,高聲呼喊的方式來祭祀盤瓠,這種習俗
傳至今。所以人們說:“
大腿,
繫短裙的人,是盤瓠的子孫。”鵠蒼銜卵【原文】古徐國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有犬,名鵠蒼,銜卵以歸。遂生兒,為徐嗣君。後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葬之徐裡中。見有狗壟在焉。
【譯文】古徐國的一個宮女懷孕後,生下的是一個蛋,她認為這是不祥的徵兆,把它丟到了河邊。有一條名叫“鵠蒼”的狗,把這個蛋銜了回來。這個蛋孵化出一個男孩,他長大後成為徐國的太子。後來鵠蒼臨死之時,頭上生出角,身上長出九條尾巴,原來,它就是一條黃龍。它死後埋葬在徐國的鄉村裡,至今還能看見一座狗墓在那裡。
羌豪袁釰【原文】袁釰者,羌豪也,秦時,拘執①為奴隸,後得亡去,秦人追之急迫,藏於中,秦人焚之,有景相如虎來為蔽,故得不死。諸羌神之,推以為君。其後種落熾盛②。
【註釋】①拘執:抓捕。
②熾盛:繁盛。
【譯文】袁釰是羌族部落首領。從前,他曾經被秦國抓捕當做奴隸,後來逃跑了。逃跑時,被秦國人追得很急,他就躲進一個山中。秦人用火燒山
,這時有一個外形輪廓像老虎的動物,為他遮擋了火焰,因而沒有被燒死。羌族人把他當做神,推舉他為首領。從此以後,羌族部落繁盛起來。
竇氏蛇【原文】後漢定襄太守竇奉生子武,並生一蛇。奉送蛇於野中,及武長大,有海內俊名。母死,將葬未窆,賓客聚集,有大蛇從林草中出,徑來棺下,委地①俯仰,以頭擊棺,血涕並
,狀若哀慟,有頃而去。時人知為竇氏之祥。
【註釋】①委地:蜷伏於地。
【譯文】後漢定襄郡太守竇奉的子生兒子竇武時,同時還生下了一條蛇,竇奉把蛇送到了鄉野中。竇武長大後,在國內享有美名。他母親去世了,親朋好友都來送葬,就在將要下葬時,有一條大蛇從林間草叢爬出,直接來到棺木下,頭一上一下地擺動,還用頭撞擊棺木,血淚並
,那樣子好像非常悲哀痛苦,過了一會兒才離去。當時,人們都覺得這是竇氏家族的吉祥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