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正如這位博士生所説的,在講座的後半段,陸舟所講的內容已經從淺顯易懂的那些科普內容,深入到了可控核聚變的核心領域之一,即關於高温壓等離子體的研究中。

關於這些內容,其實他已經寫過幾篇論文闡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馬普協會那邊也就他最主要的那篇論文,在去年的歐洲核子峯會上替他向同行們做了簡單的彙報。

但相比起單純的論文,以及別人基於他的論文做出的總結報告,自然是遠遠比不上他這位論文一作本人進行的講解要鞭辟入裏。而對於那些可控核聚變領域以及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研究人員而言,他在講座中講述的內容,也可以説是大有裨益。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教授從省會那邊趕來的原因。

如果不是時間上來不及的話,説不準還會有國際友人專程坐飛機過來,從國外趕過來聽他的這場報告會。

在白板上寫下了最後一行算式,陸舟的講解,同時也進入尾聲。

將記號筆放在了多媒體講桌上,他停頓了片刻,看着台下的聽眾們,繼續開口説道。

“貴校是核工程領域的強校,諸位也都是未來和工程領域的中砥柱,我們核工程事業的未來,就靠你們了!”第493章有興趣過來嗎?

階梯教室內響起了整耳聾的掌聲。

在一片掌聲中退場,陸舟走下了階梯教室的講台。

在階梯教室的門口,等到他接受完媒體的採訪之後,吳卓華校長帶着學校的幾名校領導和教授,向他這邊走了過來。

臉上洋溢着熱情的笑容,吳校長上前來説道:“謝陸教授為我們湳華大學的學子,帶來的這場生動的演講啊!”站在旁邊的幾名學生聽到之後,頓時胃疼了一下。

將講座從頭聽到尾,除了開頭和結尾之外,他們完全沒有覺到哪裏生動了。

陸舟笑了笑,謙虛道:“算不上生動吧,只是我個人對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理解,以及一些高密度等離子體的研究,講的可能枯燥了點。”這時候,一名站在旁邊、模樣看上去不算很老的教授,笑着開口説道:“怎麼會枯燥?聽了您的講座之後,我可是受益匪淺啊。”陸舟:“過譽了,請問您是?”吳校長介紹道:“這位是我們湳華大學核物理研究所的李昌夏教授。”陸舟伸出了右手:“李教授你好。”

“你好你好,”握着陸舟的手晃了晃,李昌夏教授笑容滿面地説道,“早就聽聞陸教授年輕有為了,沒想到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年輕。”陸舟笑了笑説:“李教授不也是嗎?”

“別看我頭髮是黑的,其實我已經三十五六歲了。”李教授笑着打趣了一句。

“三十五歲已經很年輕了,”停頓了片刻,陸舟繼續説道,“龔教授呢?我聽説他是核物理研究所的負責人。”李教授表情有些微妙,輕咳了聲説,“龔教授他……已經不在研究所掛職了。”陸舟:“是退休了嗎?”李教授不好意思笑了笑,“那倒不是,他現在是衡州的副市長兼九三學社市委主任委員,已經不參與學校這邊的事務。”原來是從政去了。

陸舟瞭然地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那現在核物理研究所是誰負責?”李教授點頭道:“現在是我在負責。”聽到這句話,陸舟略微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雖然不是不相信李教授的能力,但高校中由中青年教授做學術帶頭人的科研團隊,條件往往都不會特別好。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