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壽光侯劾鬼【原文】壽光侯者,漢章帝時人也。能劾①百鬼眾魅,令自縛見形。其鄉人有婦為魅所病,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於門外,婦因以安。又有大樹,樹有,人止其下者死,鳥過之亦墜。侯劾之,樹盛夏枯落,有大蛇,長七八丈,懸死樹間。章帝聞之,徵問。對曰:“有之。”帝曰:“殿下有怪,夜半後,常有數人,絳衣,披髮,持火相隨。豈能劾之?”侯曰:“此小怪,易消耳。”帝偽使三人為之。侯乃設法,三人登時仆地,無氣。帝驚曰:“非魅也,朕相試耳。”即使解之。
或雲:“漢武帝時,殿下有怪常見,朱衣,披髮,相隨,持燭而走。帝謂劉憑曰:‘卿可除此否?’憑曰:‘可。’乃以青符擲之,見數鬼傾地。帝驚曰:‘以相試耳。’解之而蘇。”【註釋】①劾:審理,判決。
【譯文】壽光侯是漢章帝時候的人。他能懲罰各種鬼怪,命令它們捆綁自己,出原形。他同鄉人有一個婦女被妖怪所害生病,他懲罰妖怪,捉到一條几丈長的大蛇,殺死在門外,婦女的病就好了。又有一棵大樹,樹裏有妖
,人走到樹下就死亡,鳥飛到樹間就墜落下來。壽光侯懲罰妖怪,樹在盛夏枯萎落葉,有一條七八丈的大蛇,吊死在樹上。漢章帝聽説,問他有此事嗎?他説:“有。”漢章帝説:“我的宮殿裏有妖怪,半夜後,經常有幾個人穿着大紅衣,披着頭髮,拿着火把,一個跟一個走着。怎樣懲罰它們呢?”壽光侯説:“這是些小鬼,容易消除。”漢章帝派了三個人去裝鬼。壽光侯使法,三個人頓時撲倒在地死去。漢章帝吃驚地説:“他們不是鬼,是我試一試你的法術罷了。”趕快叫壽光侯救活了他們。
又有人説:“漢武帝時候,宮殿裏有妖怪,經常看見它們穿着紅衣,披着頭髮,一個接一個,拿着火燭在走。漢武帝對劉憑説:‘你可以驅除這些鬼嗎?’劉憑説:‘可以。’於是他將青符扔過去,看見幾個鬼頓時傾倒在地。漢武帝吃驚地説:‘這只是用來試試你的法術罷了。’劉憑解救,那幾個人又活了過來。”徐登與趙昞【原文】閩中有徐登者,女子化為丈夫,與東陽趙昞,並善方術。時遭兵亂,相遇於溪,各矜其所能。登先溪水為不
,昞次令楊柳為生稊。二人相視而笑。登年長,昞師事之。後登身故,昞東入長安,百姓未知,昞乃升茅屋,據鼎而爨①。主人驚怪,昞笑而不應,屋亦不損。
【註釋】①爨(cuàn):燒煮。
【譯文】閩中有個叫徐登的,由女人變成了男人,他和東陽郡的趙昞,都懂得道術。當時正逢兵亂,他倆在一條溪邊相遇,都自以為有本事。徐登首先命令溪水不淌,趙昞接着叫楊柳發出新芽。施完法術,兩人相視大笑。徐登年紀大一點,趙昞把他當老師。後來徐登死了,趙昞從東邊來到長安城裏,老百姓不瞭解他。趙昞於是登上茅屋頂,用大鼎生火煮飯。屋主人
到驚奇,趙昞笑一笑,不回答,茅屋也沒有燒起來。
邊洪發狂【原文】宣城邊洪,為廣陽領校,母喪歸家。韓友往投之,時已暮,出告從者:“速裝束,吾當夜去。”從者曰:“今
已暝,數十里草行,何急復去?”友曰:“此間血覆地,寧可覆住。”苦留之,不得。其夜,洪欻發狂,絞殺兩子,並殺婦。又斫①父婢二人,皆被創,因走亡,數
,乃於宅前林中得之,已自經死。
【註釋】①斫(zhuó):用刀、斧等砍。
【譯文】宣城郡人邊洪任廣陽郡領校,母親去世回到家裏,韓友去拜訪他,當時天已晚,韓友出門告訴隨從:“趕快收拾行裝,我們連夜離開這裏。”隨從説:“天已經黑了,今天辛辛苦苦走了幾十里路,怎麼又急急忙忙離開?”韓友説:“這裏將血
遍地,怎麼能再住下去?”邊洪也苦苦挽留他,韓友不同意。那天夜裏,邊洪突然發狂,絞殺了兩個兒子,並且殺死
子,又用刀砍傷父親的兩個婢女。然後他就逃跑了。幾天後,才在屋前的樹林裏找到他,已經上吊死了。
天竺胡人魔術【原文】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渡江南。其人有數術:能斷舌復續,吐火。所在人士聚觀。將斷時,先以舌吐示賓客,然後刀截,血覆地,乃取置器中,傳以示人,視之舌頭,半舌猶在,既而還取含續之。坐有頃,坐人見舌則如故,不知其實斷否。
其續斷,取絹布,與人合執一頭,對翦①中斷之;已而取兩斷合視,絹布還連續,無異故體。時人多疑以為幻,陰乃試之,真斷絹也。
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食唐)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則火也。又取書紙及繩縷之屬,投火中,眾共視之,見其燒爇②了盡;乃撥灰中,舉而出之,故向物也。
【註釋】①翦:同“剪”②爇(ruò):燒。
【譯文】晉朝永嘉年間,有個印度人經過江南。這人有法術:能讓舌頭斷了再連起來,又能吐火。當地的人都去圍觀。將要割斷舌頭的時候,他先把舌頭吐出來給觀眾看,然後用刀一割,鮮血直淌,灑在地上。他就拿割下來的舌頭放在器皿中,讓大家傳遞觀看。再看他的舌頭,半截還在嘴裏。過了一會兒,大家把半截舌頭還給他,他就拿了含在嘴裏接舌頭。坐了一會兒,坐席上的觀眾看他的舌頭,便像原來的一樣,不知道那舌頭真的是否斷過。
他還會連接其他斷了的東西,他拿一塊綢布,和別人各握住一頭,對着它一剪刀,把綢布的中間剪斷了;接着拿了兩個斷頭一合,大家一看,綢布又連接在一起,和原來的沒有什麼兩樣。當時很多人都產生懷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魔術,就暗地裏去試探了一下,真的是把綢布剪斷了。
他吐火的時候,先拿出一個裝有物藥的器皿,取一片能燃燒的藥,和麥芽糖攪和在一起放入口中,反覆吹氣;接着張開嘴,火便燃遍了口中;接着他又從嘴裏引火來燒飯,那的的確確是火。接着他又拿來書本、紙張以及繩細線之類投入火中,大家一起注意看,只見它們都燒成了灰燼。他便在灰裏翻來撿去,一會兒把它提出來,卻仍然是原來的東西。
扶南王判罪【原文】扶南王範尋養虎于山,有犯罪者,投與虎,不噬①,乃宥②之。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又養鱷魚十頭,若犯罪者,投與鱷魚,不噬,乃赦之,無罪者皆不噬。故有鱷魚池。
又嘗煮水令沸,以金指環投湯中,然後以手探湯:其直者,手不爛,有罪者,入湯即焦。
【註釋】①噬:咬。
②宥(yòu):寬容,赦免。
【譯文】扶南國王範尋在一座山上養虎,有犯罪的人,就投給老虎,老虎不咬的,就赦免他。所以這座山名叫大蟲山,又名叫大靈山。他又養了十頭鱷魚,有犯罪的人,投給鱷魚,鱷魚不咬的,就赦免他,無罪的人,鱷魚都不咬。所以有一個鱷魚池。
範尋曾經把水燒開,將金戒指投進開水中,然後叫人把手伸進開水裏取金戒指。那些正直而無罪的人,手不會燙爛;有罪的人,手伸進開水就被燙焦了。
賈佩蘭説宮內事【原文】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説:“在宮內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趨良時。十月十五
,共入靈女廟,以豚黍樂神,吹笛,擊築,歌《上靈之曲》。既而相與連臂踏地為節,歌《赤鳳皇來》,乃巫俗也。至七月七
,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
縷相羈,謂之‘相連綬。’八月四
,出雕房北户,竹下圍棋。勝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命,乃免。九月,佩茱萸,食蓬餌,飲花菊酒,令人長命。花菊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
始
,就飲焉,故謂之‘花菊酒’。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①,食蓬餌,以祓妖
。三月上巳,張樂於
水。如此終歲焉。”【註釋】①盥濯(guànzhuó):洗滌。
【譯文】高祖寵姬戚夫人的婢女賈佩蘭,後來出宮做了扶風郡人氏段儒的子,她説:“在皇宮內的時候,曾經用絲竹奏樂載歌載舞來取樂,爭着穿各種奇裝異服來歡度那美好的時光。十月十五,大家一起到靈女廟,用小豬、黍子等祭享神仙,吹笛擊築,歌唱《上靈之曲》。接着互相挽起手臂,用腳在地上打着節拍,歌唱《赤鳳凰來》的曲子。這就是巫祝的習俗。到七月初七,來到百子池,唱于闐國的音樂,音樂奏過後,就用五彩絲線互相纏縛,大家管它叫‘相連綬’。八月初四,走出雕刻着花紋的房間北門,在竹林中下圍棋,贏的人就整年有福,輸的人就整年生病。如果拿一些絲線,對着北極星祈求長壽,疾病就可以免除了。九月,戴帶茱萸,吃蓬蒿做的餅,喝花菊酒,可使人長壽。花菊盛開的時候,連莖和葉子都一起摘下來,把它和黍米拌和後釀造,到明年九月初九酒才釀成,就可以喝它了,所以,人們把它叫做‘花菊酒’。正月上旬的辰
,出門到池塘邊舀水洗滌,吃蓬蒿做的餅,來祓除妖怪
惡。三月上旬的巳
,在
水邊奏樂。皇宮裏就是像這樣來度過一年的。”營陵道人【原文】漢北海營陵有道人,能令人與已死人相見。其同郡人婦死已數年,聞而往見之,曰:“願令我一見亡婦,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見之。若聞鼓聲,即出,勿留。”乃語其相見之術。俄而得見之;於是與婦言語,悲喜恩情如生。良久,聞鼓聲,恨恨不能得住,當出户時,忽掩其衣裾户間,掣①絕而去。至後歲餘,此人身亡。家葬之,開冢,見婦棺蓋下有衣裾。
【註釋】①掣:拉,拽。
【譯文】漢代北海郡營陵縣有一個道士,能使活人與死人相見。有一個和他同郡的人,子死了已經好幾年,聽説後就來求見他,説:“希望你能讓我見一下死了的
子,如果真能這樣,我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這道士説:“您可以去見她。可是,如果聽到鼓聲,就得馬上出來,別再逗留。”於是這道士就告訴他相見的辦法。一會兒這人就見到了
子,於是和
子談話,那悲哀、喜悦以及恩愛之情就像
子生前一樣。過了好久,他聽見鼓聲,十分惆悵,但不能再待下去了。當他出門的時候,忽然他的衣襟被壓在門邊上,他拽斷衣襟就走。過了一年多,這人死了。人們把他和
子合葬,掘開他
子墳墓時,發現他
子的棺材蓋下有他那被拽斷的衣襟。
白頭鵝試覡【原文】吳孫休有疾,求覡①視者,得一人,試之。乃殺鵝而埋於苑②中,架小屋,施牀幾,以婦人屐履服物着其上。使覡視之,告曰:“若能説此冢中鬼婦人形狀者,當加厚賞,而即信矣。”竟
無言。帝推問之急,乃曰:“實不見有鬼,但見一白頭鵝立墓上,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變化作此相,當候其真形而定。不復移易,不知何故,敢以實上。”【註釋】①覡(xí):男巫。
②苑:花園。
【譯文】東吳景帝孫休有病,找男巫來看病,找到一個男巫,想先試試他。於是殺了一隻鵝埋在花園裏,搭上一間小屋,擺上坐榻和桌子,把婦人的鞋子衣服放在上面。叫男巫看這些東西,並告訴他説:“如果你能説出這座墳墓裏死的婦人的樣子,會給你重賞,而且就相信你了。”男巫一整天不説話。景帝追問急了,他才説道:“確實沒有看見鬼,只看見一隻白頭鵝站在墓上,之所以沒有立刻説出,我懷疑是鬼神變化成鵝的樣子。想等到它現出真形,但是它固定不變,不知是什麼緣故,冒昧以實情相告。”石子岡朱主墓【原文】吳孫峻殺朱主,埋於石子岡。歸命即位,將改葬之,冢墓相亞,不可識別。而宮人頗識主亡時所着衣服,乃使兩巫各住一處,以伺其靈,使察鑑之,不得相近。久時,二人俱白見一女人,年可三十餘,上着青錦束頭,紫白袷裳,丹綈①絲履,從石子岡上半岡,而以手抑膝長嘆息,小住須臾,更進一冢上,便止,徘徊良久,奄然不見。二人之言,不謀而合。於是開冢,衣服如之。
【註釋】①綈(tí):光滑厚實的絲織品。
【譯文】吳國的孫峻殺了孫權的女兒朱主,把她埋在石子岡。歸命侯孫皓即位,想要把她改葬,但墳墓排列在一起,不能辨別哪一個是朱主的墳了,只有宮女還比較瞭解朱主死亡時所穿的衣服。於是就讓兩個巫婆各自待在一個地方,來探察她們的神通,派察戰官監督她們,不准他們接近。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兩個巫婆都説:“看見一個女人,年齡大約在三十多歲,上面用青的絲巾包着頭,穿着紫
面子、白
裏子的夾衣與紅
的綢緞鞋子,從石子岡上走過。走到半山時,她用手撐在膝蓋上,長長地嘆氣。稍微停留了一會兒,她又向前走到一個墳上便停住了,在那墳邊徘徊了很久,忽然不見了。”兩個巫婆的話,不約而同,於是就掘開墳墓,那女屍穿的衣服就像巫婆説的那樣。
夏侯弘見鬼【原文】夏侯弘自雲見鬼,與其言語。鎮西謝尚所乘馬忽死,憂惱甚至。謝曰:“卿若能令此馬生者,卿真為見鬼也。”弘去良久,還曰:“廟神樂君馬,故取之。今當活。”尚對死馬坐,須臾,馬忽自門外走還,至馬屍間,便滅,應時能動,起行。謝曰:“我無嗣①,是我一身之罰。”弘經時無所告。曰:“頃所見,小鬼耳,必不能辨此源由。”後忽逢一鬼,乘新車,從十許人,着青絲布袍。弘前提牛鼻,車中人謂弘曰:“何以見阻?”弘曰:“有所問。鎮西將軍謝尚無兒。此君風
令望,不可使之絕祀。”軍中人動容曰:“君所道正是僕兒。年少時,與家中婢通誓約不再婚,而違約;今此婢死,在天訴之,是故無兒。”弘具以告。謝曰:“吾少時誠有此事。”弘於江陵,見一大鬼,提矛戟,有隨從小鬼數人。弘畏懼,下路避之。大鬼過後,捉得一小鬼,問:“此何物?”曰:“殺人以此矛戟,若中心腹者,無不輒死。”弘曰:“治此病有方否?”鬼曰:“以烏雞薄之,即差。”弘曰:“今
何行?”鬼曰:“當至荊、揚二州爾。”時比
行心腹病,無有不死者,弘乃教人殺烏雞以薄之,十不失八九。今治中惡輒用烏雞薄之者,弘之由也。
【註釋】①嗣:後代。
【譯文】夏侯弘自稱見過鬼,與鬼説話。鎮西將軍謝尚所騎的馬突然死亡,他非常難過。謝尚説:“夏侯弘,你如果能讓這匹馬死而復生,你真的是見過鬼了。”夏侯弘去了很久才回來,説:“廟神喜歡你的馬,所以要了它。現在會活過來。”謝尚對着死馬坐着,過一會兒,有一匹馬從門外跑回來,到死馬處便消失了,死馬動了一下,站了起來。
謝尚説:“我無兒子,這是對我一輩子的懲罰。”夏侯弘過了一段時間,沒有情況報告。他説:“近來所見到的是小鬼,一定不能清楚這事的原因。”後來夏侯弘忽然遇到一個鬼,乘着一輛新車,隨從有十多人,穿着青
絲綢布袍。夏侯弘上前提起牛鼻繩,車中的鬼對夏侯弘説:“你為什麼阻攔我?”夏侯弘説:“想問你一件事。鎮西將軍沒有兒子。而他英俊風
,聲望很好,不能使他斷絕後代。”車中的鬼
動地説:“你所説的人,正是我的兒子。年輕時,他與家中婢女私通,併發誓不再結婚,而後來違約;現在婢女已死,在陰間申訴,所以他沒有兒子。”夏侯弘把這些情況告訴謝尚。謝尚説:“我年輕時的確有這些事。”夏侯弘在江陵見到一個大鬼,提着矛戟,有幾個小鬼隨從。夏侯弘害怕,在路邊躲避。大鬼走後,他捉到一個小鬼,問:“這是什麼東西?”小鬼説:“用這把矛戟殺人,如果刺中心腹,沒有不馬上死的。”夏侯弘説:“治這種病有藥方嗎?”小鬼説:“用烏雞製成藥,敷在心腹處,立刻痊癒。”夏侯弘問:“你們現在要去哪兒?”小鬼説:“要到荊州、揚州去。”當時正免費心腹病,患者沒有不死的。夏侯弘於是教人殺烏雞來敷心腹處,十個病人有八九個都好了。現在治療這種惡
心腹病,用烏雞敷藥的方法是由夏侯弘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