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屠龍寶刀放玄光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忽聽朱元璋道:"眾卿不必一味稱頌,如真如爾等所言,天下黎民豈不早已豐衣足食,安享天倫了。休再胡言亂語,速將計謀獻來!"張無忌一怔,心想朱元璋倒不似元順帝那般昏庸。當即靜下心來,且看朱元璋有何打算。劉基當即言道:"啟稟聖上,當今之時,首要問題便是安撫民,鼓勵墾荒。因連年戰亂,民貧至極,尚請聖上廣施龍恩,免除農民三年田賦。"朱元璋道:"太史令言之有理,便如此辦理。"當下朱升又道:"啟奏聖上,元朝之所以滅亡。以蓄奴制大有干係。元朝權貴,佔據良田,蓄奴萬千,嚴重影響朝廷賦稅收入。元朝雖亡,但許多豪門望族,依然我故,請聖上酌情處置。"張無忌一聽此言,甚覺有理。但朱元璋已裂土封王,此事定然難辦,遂向朱元璋看去,只要他駁回此條,張無忌便決定殺了朱元璋。

朱元璋亦知其間厲害,沉良久道:"愛卿言之有理。如此罷,凡是因戰亂被迫為奴的,嚴令主家放還,再有,凡因饑荒而典賣為奴之人,由朝廷代為贖身。至於朝廷王侯的奴婢,最多不得超過二十人,多餘的全部放還,如有違者,任他甚麼皇親國戚,一律治罪。"朱升當即跪下叩首,泣不成聲地道:"聖上如此賢明,實乃天下蒼生之幸,微臣得隨明主,死而無憾!"其餘諸臣,俱皆動情,伏於殿中,三呼萬歲。

卻聽朱元璋道:"眾卿請起。朕起自布衣,得蒙上天眷顧,何敢忘本。左丞相,今之議,卿連夜成文,明便詔發全國,不得有誤。"李善長應諾。

但是朱元璋又道:"夫步急則躓,弦急則絕,民急則亂,居上之道,正當用寬,但云寬則得眾,不雲寬則失也。當今之時,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殖之木,不可搖其,要在安養生息之…"聽到此處,張無忌心頭大震。耳中但迴響著朱元璋之言,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但覺自己若此時一刀將朱元璋殺了,雖可報得明教大仇,但天下勢必又將大亂,一時之間,心頭思緒紛亂,茫然地看著楊逍。

楊逍道:"私仇事小,國家事大。"張無忌心中主意已定,準備退走。但範遙卻如何窩得住這口氣,明教血海深仇,怎能就此罷休,心中怒不可遏,"嗆"的一聲,已拔劍擲下。

張無忌和楊逍急道:"範兄不可!"卻聽"嗤"的一聲,長劍入朱元璋面前的桌上,力道之大,竟直沒入柄。範遙恨恨地道:"這廝作惡多端,如不稍作罰治,難出心頭惡氣!"此時大殿之人早己亂成一團,楊逍急道:"快走!"四人便在皇宮屋椽之上,展開輕功,向東門掠去。

紫衫龍王道:"範兄如此,亦是妙計,總得讓朱賊知曉,如再行不義,定然決不相饒!"楊逍和張無忌亦道:"紫衫龍王言之有理。"若以範遙功力,要置朱元璋於死地,易如反掌,但格於大局,卻只能驚嚇朱元璋一番便了。

四人在東門與趙等匯合,打馬向東疾馳。卻說朱元璋見長劍入桌面,知計已得逞,微微一笑,顯得甚是鎮定。但內心深處,亦自駭然,如此劍照自己擲來,此刻焉有命在。"明教張無忌等人的武功,朱元璋甚是瞭解,此劍末刺中自己,絕不是失手所制,乃威脅而已,心頭微微冷笑。見群臣如此驚慌,淡然一笑道:"朕蒙上天垂青,區區賊,能耐我何?眾卿不必驚慌,便請就座罷!"眾臣見刺客遁去,心頭略安,又見聖上如此臨危不懼,自然又是一番大吹大捧,朱元璋只是微笑,並不言語。

對於張無忌的人品情,朱元璋只怕比張無忌還了解他自己。自接到冷麵人急信後,朱元璋著實恐慌了一陣,沉思良久,終得一計。楊逍雖是現任明教之主,但對張無忌可說言聽計從。朱元璋這一夜的做作,全是做給張無忌一人所看。朱元璋早料到張無忌定會從大局著想,絕了謀刺之念,但紫衫龍王和範遙,韋一笑等人到時是否聽令,卻難說得緊。朱元璋如此行事,也是迫不得已,只好甘冒如此奇險。他心知縱是今躲得了,這八人不除,終是後患無窮。是以命朱文正帶領五千弓箭手前去途中埋伏,只要張無忌等人由東門而出,此番再無生理。果不出其所料,不一會,守門士卒便來報有八騎出了東門,向東方奔去。朱元璋心頭大喜,只等朱文正捷報傳來,便可除了這心腹之患。卻說趙等人知曉未能謀刺之後,長嘆幾聲,亦事情非常棘手,只能如此了。未行多遠,便勒馬向西,準備去堵截冷麵人,營救綠和殷濤。未幾,八騎進入一個山道,但見兩邊懸崖高達十數丈,頭頂之上,唯見幾顆星星在狹長的夜空中閃閃發光。忽聞一聲號鳴,前後兩邊各奔出一千名士兵,人人張弓搭箭,分成數十層,將前後兩端堵死了。

八人驚然勒馬,不知怎地竟中了埋伏。便在此時,頭頂之上傳來一個聲音道:"大膽刺客,拋下兵刃投降則罷!"八人抬頭一看,不倏然變,但見懸崖頂上,兩邊各立了大約一千五百人左右,亦是張弓搭箭,只待令下。楊逍道:"請問將軍是甚麼人,為何說我等是刺客?"右邊懸崖頂上一人道:"我乃朱文正。你八人潛入應天,謀刺聖上,還不認罪,更待何時?"楊逍道:"原來是朱將軍。敢問朱將軍可知我等是甚麼人?"朱文正道:"我只知你等是刺客,管你卻是何人?"楊逍道:"在下楊逍,這幾位便是明教張無忌教主,光明右使範遙,紫衫龍王黛綺絲,青翼蝠王韋一笑,張教主夫人趙,小昭,常勝王。"朱文正大驚道:"怎麼回事。怎麼是諸位?

"原來朱元璋料定張無忌等由東門而出,不久定會轉向西行,去救綠和殷濤,是以這才派自己的親侄兒朱文正率兵埋伏。但朱元璋並未說明刺客是誰,只道這刺客共有八人。朱文正等了半夜,才見這八騎馳入埋伏,一聲令下,便將眾人圍將起來,卻未想這八人乃明教諸頭領,當即驚然無語。楊逍道:"朱將軍想必已經知曉明教之事,朱元璋派李思齊為大將,己將明教光明頂炸燬。我等無奈,這才有應天一行。但見了朱元璋善體民情,以天下蒼生為重,一己私仇,又算得了甚麼。故爾我等退出皇宮,並未謀刺。"朱文正驚道:"李思齊己將明教滅了麼?"楊逍冷笑道:"李思齊有何能耐,滅得了明教?但他統率十萬兵,銳不可擋,明教只得暫避其鋒,退而求全。"朱文正"哦"了一聲道:"既如此,便請諸位隨在下同赴應天,待在下向聖上稟明,諸位再走可否?"楊逍道:"朱將軍是想要我等之命羅?"朱文正道:"在下豈敢,但聖命在身,尚請恕罪!"卻聽趙悄聲道:"各位快到前面岩石下!"眾人方才均被驚呆了,唯趙一人細心察看地勢。眾人聞言,但見數丈之前,左路旁有一凹進石壁之處,足夠八人容身。八人當即縱馬奔到岩石之下,跳下馬來,將坐騎擋在身前。

楊逍大聲道:"眾位軍士聽了,我乃明教教主楊逍。我等之所以刺殺朱元璋,並非想做這現成皇帝。只不過見朱元璋慘殺明教教眾,這才不得不奮起抗爭。朱將軍,你既奉命而來,老夫亦不為難你,便請下令罷!"張無忌已出屠龍刀,與楊逍並肩而立。

卻說朱文正好生難決,沉默良久,聲音嘶啞地道:"在下食君之祿,便當忠君行事,請各位見諒。"楊逍縱聲長笑道:"死在朱將軍手下,亦不冤枉!"朱文正只得道:"放箭!"霎時之間,箭雨突至,楊逍和張無忌擋在眾人身前,舞開兵刃,將到身前的長箭盡數擋開。八匹坐騎,中箭狂奔數丈之後,全部倒地。每匹坐騎之上,竟中了數十箭之多。範遙和紫衫龍王正上前,張無忌道:"各位稍候,待我倆不支之時,各位再來抵擋。"張無忌口中說話,手上屠龍刀狂舞不已,已擋開數十支長箭。楊逍道:"撿長箭!"範遙和紫衫龍王已知其意,當即舞劍罩住身形,一會功夫,便各抱一大抱長箭退到楊逍和張無忌身後。卻聽"嗖"、"嗖"兩聲,兩支長箭透過楊逍和張無忌的阻擋,直向小昭。小昭急忙閃開,"檔"的一聲,一隻長箭穿過小昭頭髮,在石壁之上,又彈回地上,將小昭的滿頭青絲斷了幾縷。常勝王大急。急忙閃身擋在小昭身前。另一支長箭卻被範遙一把抓住,捏在手中,範遙和金花婆婆大怒,二人拿起長箭,對著崖頂,運力擲出。但聽兩聲慘叫,兩名弓箭手已中箭摔下崖頂。兩支弓箭,正巧滾在張無忌腳邊,張無忌左腿往後一掃,常勝王和趙各拿起一支弓,當即彎弓搭箭,向上去,二人箭無虛發,再加上範遙和紫衫龍王同時施為,眨眼間便落十多名弓箭手。此時箭雨稍緩,範遙和紫衫龍王又撿回幾大抱長箭,連同十多張弓。此時張無忌和楊逍在前擋箭,某餘六人在身後放箭不已。不多會,又已中數十名弓箭手。餘人始生懼意,紛紛退後,攻勢更緩。

道:"快將死馬拖過來。"張無忌、楊逍、範遙、韋一笑四人急縱出去,每人拖著兩匹死馬,眨眼便回到原處。眾人將死馬在身前圍成一個半圓圈,權充做堡壘。卻聽身後頭頂之上,朱文正又道:"諸位英雄,還是隨在下回應天罷!"韋一笑道:"朱老兄,到了此刻,尚來這些虛禮做甚,你便痛下殺手吧!"朱文正道:"眾將聽令,李指揮使,唐指揮使,向中間靠攏。張指揮使,放箭!"三將齊聲道:"遵命!"但見前面崖頂之上,箭如飛煌般又將下來。張無忌和楊逍依然在前擋箭,其餘六人亦放箭不已。此間慘叫之聲不絕於耳,不斷有明軍中箭摔落路上。

眼見道路前後二千弓箭手漸漸近,雖說明軍不敢箭,怕誤傷前邊同伴,但這兩千人擠到身前,便是擠也將八人擠扁了,心下大急。便在此時,卻聽李指揮使大聲命令道:"放箭!"趙心中微奇,如此放箭,怎傷得到咱們。卻見李指揮使部下之明軍張弓搭箭,分別向唐指揮使部下去,後面之人,卻仰朱文正和張指揮使。唐指揮使一箭未發,便中箭倒地。朱文正見狀驚怒道:"李指揮使,你想謀反麼?"李指揮使道:"請朱將軍恕罪,在下和眾兄弟原屬明教銳金旗教眾。張教主予銳金旗有救命之恩,在下豈能坐視不救!"此時狹路之中,矢橫飛,倒斃之人,愈來愈多。明軍居高臨下,不一會,李指揮使部下傷亡過半。

大叫道:"李指揮使,快靠朝左邊,先攻右邊之敵。"李指揮使依言而行,四百多人全部背靠左邊石壁,仰右邊崖頂的張指揮使部下。朱文正這邊一千多明軍只有乾瞪眼,竟毫無辦法。"後邊唐指揮使部下趁李指揮使部下仰攻右側明軍之際,跨過眾多屍體,迅速掩至張無忌等人身前。張無忌大吼一聲,持刀猛砍。楊逍隨即跟上。二人奮起神威,兵刃至處,輕者斷肢,重者斬頭飛。兩人殺得起,一路追將上去,直將唐指揮使部下殺傷過半,餘下的趕出一里之外。這餘下的見勢甚危,一鬨而散,各自逃命去了。張無忌和楊逍返身貼著左邊石壁,展開輕功,向趙等人奔去。

張指揮使已然發現二人,急命弓箭手猛。二人右手舞開兵刃,將來箭一一彈飛,便掠回趙等人藏身之處。此時乃範遙和韋一笑在前擋箭。張無忌向前看去,李指揮使部下已僅剩二百來人。張無忌大急,起一張弓,彎弓搭箭,照準張指揮使,"颼"地一箭去。張指揮使中箭倒下,其部下大驚,全部後退,不敢再將頭出來。張無忌四處看去,但見道路之上,橫屍千餘具,滿地箭枝,慘不忍睹。此時敵人雖暫緩進攻,但朱文正手下尚有一千多兵,眾人處境依然危險萬分。

張無忌道:"楊教主,能否上得了這懸崖?"楊逍仰頭張望了一下道:"屬下可勉力一試。"張無忌道:"如此罷,請楊教主和在下躍上巖頂,其餘諸位,率同李指揮使向前猛衝。"計議已定,範遙和韋一笑托住楊逍雙足,常勝王和紫衫龍王託著張無忌,往上擲。準備完畢之後,張無忌道聲"起",四人同時用力,向上猛擲。四人武力奇高,這一擲之力何止千斤,己將張無忌和楊逍上拋出六七丈。力道將盡時,張無忌運起武當梯雲縱輕功,凌空收腹,又向上竄出三丈,輕飄飄地落在崖頂。楊逍功力稍弱,但已看準了一株生長在懸崖上的松樹,待身體近前時,雙腳在松樹幹上一點,卻聽"咔嚓"一聲,松樹已斷,向下飄落,人卻已借力飛上崖頂。楊逍甫一落地,長劍翻滾,早追上張無忌。兩人一經會合,當即向前猛衝猛殺,明軍頓時大亂,如何能擋。有的不及閃避,竟縱身跳下懸崖,亦活活摔死。"下面諸人見狀,一揮手,齊向前疾奔。崖頂明軍早已亂成一團,亦無心再放箭,是以下面之人,輕易走脫。明軍雖見張無忌和楊逍神功蓋世,但朱文正親自督軍,誰敢後退?明知不敵,依舊蜂擁而上。張無忌雖知這些士卒武功低微,原不該如此濫殺,但於情勢,只得大開殺戒。饒是如此,亦危急萬分。崖頂地面凸凹不平,明軍依然前後撲至,形同拚命。張無忌和楊逍背貼著背,狂舞兵刃,霎時間鮮血四濺,殘肢橫飛。但是明軍仍然你推我擠地將身軀送至二人兵刃之下。張無忌屠龍刀鋒利無比,有時敵人屍體向自己靠來,都來不及推開,又揮刀猛砍。

如此過了半個時辰,兩人但覺手臂已殺得痠麻。張無忌道:"楊教主,下去罷!"楊逍道:"教主先行!"張無忌道:"不用多言,快下!"楊逍無奈,急揮長劍,退明軍,趁勢從懸崖上躍下。張無忌見狀,屠龍刀一圈,當即斬四名明軍,將刀回刀鞘,隨即跳下懸崖。張無忌和楊逍雙掌拍擊石壁,以減慢下墜之勢,須臾便至崖底,甫一落地,二人身形早一溜煙向前掠出。崖頂明軍只看得眼花,未及作勢,二人早已奔出近百丈,再無法可想了。朱文正長嘆一聲,只得回應天請罪。

朱元璋聽八人走脫,心頭駭異萬狀。便在此時,左丞相李善長熬了個通宵,已將昨晚之議擬成詔書,請明太祖朱元璋龍眼過目了。朱元璋情知只要張無忌等人不見此詔書,數之內定會復來,心情鬱怒,提起御用硃筆,草草寫了二個字"欽此",遂將硃筆一扔,拂袖而去。左丞相李善長不知龍顏為何震怒,顫顫兢兢地取過詔書。見皇上已經同意,遂轉憂為喜,喜笑顏開地忙著張羅去了。不幾,此詔書已遍貼天下,芸芸眾生,自是歡喜異常。朱文正卻因辦事不力,數年後終於給朱元璋找個藉口一刀殺了。朱元璋兀自大談甚麼大義滅親,眾文臣武將,自是深聖上英明公正不提。卻說張無忌等人見了詔書,相視一笑,不作他言。李指揮使便帶領部下二百多人,到崑崙山麓尋找明教天地風雷四門和五行旗去了。此後跟隨楊冰,轟轟烈烈地大幹了一番,最後同楊冰一起戰死殉教,不提也罷。此時,小昭道:"此事已然完結,現在該設法相救綠和殷濤了。"眾人均稱應該如此,但是找到冷麵人後,此事亦是棘手至極。冷麵人武功已不及張無忌,是以隨時以二個孩兒相要挾,手段甚是毒辣。小昭道:"我倒有個笨辦法,說出來可不許笑話。"眾人俱讓她快說。小昭道:"冷麵人定然已經傳書給朱元璋,告知我們前去謀刺之事,是以朱元璋才做了那場戲給我們看。朱元璋原料定我等必死無疑,這才誇下海口,反正吹牛不費力。誰知我等競得以逃脫,再加上範大哥的那一劍,朱元璋心中害怕,便只得假戲真作了。如此說來,冷麵人定然會趕回應天,看看朱元璋到底是死是活。"小昭見眾人點頭稱是,又接著道:"此地乃冷麵人赴應天的必經之路。到了此地,冷麵人勢必得吃頓飯再走。對不對?"韋一笑道:"這個自然。"小昭道:"咱們共有八人,每人住進一家酒店,將店家買通。張公子再配上一劑不易覺察的毒藥,豈不就成了?"韋一笑道:"這怎麼成,如此豈不將兩個小兒也毒死了?"楊逍笑道:"韋兄不必過慮,張教主既然能下毒,何愁解它不了!"韋一笑道:"老夫倒多慮了!"趙道:"我倒有一法,既可傷了冷麵人,於兩個孩兒自是無礙。"張無忌大喜道:"可是'十香軟筋散'?"趙微笑道:"正是!"眾人大喜,均道此計甚妙。這"十香軟筋散"煞是厲害,不會武功之人服了,於身體毫無礙滯,若有內功的人服了,亦無命之憂,但內力卻給藥力抑制住,發揮不出來。昔年趙便是用此無無味的毒藥,將六大派高手悉數擒到大都萬安寺中。甚至連通毒功的張無忌和金獅王謝邈,亦著了此藥的道道,數月之後,才緩緩解開。當下眾人分頭到了鎮中心,各號一家酒店,說通了老闆,靜候冷麵人光臨。每人手中,均拿了一包"十香軟筋散"。唯常勝王像貌與中士人士相迥異,任趙如何想法替他易容,那副相貌終是奇特萬分,讓人一見之下,便會留意上,末了只得作罷。反正七人所佔之酒店,俱是鎮中最好的,料想冷麵人此番定然難逃。常勝王遂包了一間客店,整介足不出戶,閉目養神,勤練"乾坤大挪移"心法。

之後,三騎一車馳入此鎮,停在趙所佔的店外,赫然便是冷麵人、紅髮老人、玄冥二老。末幾,車內一個婦女牽著兩個孩子出來,正是綠和殷濤。店小二急忙出,一行人入店坐下,趙已將毒藥給老闆,便在樓上暗中窺視。少頃,酒菜上齊,紅髮老人等似已飢渴難耐,無不愧虎咽,唯冷麵人斯文如常,獨自細斟慢嚼。趙不敢大聲出氣,靜待酒力發作。

"十香軟筋散"另有一個妙處,便是吃入之後,若不運功與人相鬥,便不會發覺已經中毒。張無忌、楊逍、範遙、紫衫龍王,青翼蝠王、小昭六人均知已得手,眾人盡皆易了容,若無其事地在街上閒逛,只待藥力發作,便即發難。

半個時辰之後,六人見趙在樓上一招手,便齊向酒店內走去——黃易ocr黃金社區掃校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