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本來像倫文敘這樣的比較仁慈的人是不願用強制的措施的,這也是為什麼朱厚照準許他強制遷人的時候他還是要使用一些優惠政策以
引人主動的來亦集乃而不是自己派出官兵強制
的把人遷到這個地方的原因。1——不過現在倫文敘的這個方法失效之後他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朱厚照說的強制
措了。烏雲、亦卜剌和莫
三人都帶著相應數量的牧民到達了亦集乃,三人回到部落之後可沒有向倫文敘那樣說什麼你到了亦集乃給你多少優惠,也沒有讓那些牧民有任何的自願選擇的權力,三人回去之後看誰不服從自己就把誰遷到亦集乃去,再不服從的就是刀斧伺候而且被抓到的人也免不了被打一頓最後還要被搜刮走所有的錢財。特別是亦卜剌更絕,本來他的治下大小部落林立,這裡面總會有一些對自己陽奉陰違的部落,這回瞅著機會了亦卜剌回去之後直接派兵把那些部落裡的人給抓起來了,女人被他留了下了,男人全部在被搜刮完錢財和教訓一頓之後被送到了亦集乃。莫
也是跟著兩人有樣學樣的,烏雲和亦卜剌怎麼辦他也是絕對跟著怎麼辦。
就這樣在倫文敘才找來兩千多人的時候烏雲、亦卜剌和莫三人帶著總共兩萬人到了亦集乃,現在的亦集乃可是什麼都沒有,被強制
帶到這裡的牧民也是被搜刮了一遍到了這裡之後也是什麼都沒有,沒辦法倫文敘出於同情心就自己出錢出帳篷把他們給安置了下來。雖然條件不好,最起碼不會讓他們餓著凍著。
倫文敘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這一舉動使得大明獲得了這一批人的心,為以後大明治理亦集乃還有向蒙古內部的滲透省去了大量的麻煩。這些牧民被帶來這裡的時候他們對自己部落的好就消亡殆盡了。他們是不願意來這裡的,因為他們出心底的對大明的恐懼和不信任使得他們對這裡的生活不抱有一點。就像以前這裡的原住牧民一樣,他們之所以離開這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明與蒙古之間的仇恨與敵視是每一個人都不得不考慮的。
然而現在他們不但被強制的遷到了亦集乃這個他們不願意來的地方,如果只是這樣或許他們還可以忍受的了,他們不能夠忍受的是家庭被拆散和財產被剝奪。從到達這裡的那一刻起他們一無所有,沒有親人、沒有錢財、沒有食物和帳篷,接下來等待他們的也很有可能會是飢餓和寒冷導致的死亡。然而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有人幫助了他們,那就是倫文敘,倫文敘的幫助讓他們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可能,這使得他們對大明的仇恨逐漸消散甚至產生了一點
。然而這還只是最初的,在以後隨著亦集乃的逐漸繁榮他們在這裡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不但不用再為生後憂慮他們也再次擁有了家庭與大量的錢財,最主要的是他們擁有了大明人的身份。這一切的一切在以後便使得他們越來越認同大明。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的倫文敘還得想辦法解決亦集乃人口不足的問題。想來想去倫文敘絕得自己也可以參考亦卜剌他們幾個人的作法。於是倫文敘再次來到了陝西西北,在甘州、永昌、涼州還有鎮番等地倫文敘藉以當地官府的派出大量的差役和官兵在甘州、永昌幾地到處抓人。…,倫文敘為當地的官府制定了一個抓人的標準:凡是有過作犯科但罪行不大的人抓,凡是家中無
兒老小獨自一人的抓,凡是當地地痞
氓者抓,凡是
民、難民者抓,凡是沒有戶籍證明者抓,凡是家中有三子以上的必須出一子,…等等,倫文敘總共制定了十七條抓人的標準,凡是符合上述條件的都是必須要抓的人。倫文敘制定的這個標準也是經過深思
慮的,像作
犯科和地痞
氓之徒,這些人留在原地不但會使得當地的治安變得很差,就是他們的那些不法行為也嚴重的擾亂了當地的人的正常生活。把他們帶走不但可以使得當地的治安變好,就是當地人估計也是拍手稱快的。至於這些人到了亦集乃會不會老實,倫文敘一點都不擔心,亦集乃可不比這些地方,建成的亦集乃可是軍管地區,雖然亦集乃是邊市,由於它地處三個國家的中間必定會是大明防範的重點,到時候亦集乃不但外面是重兵把守,就是裡面也會有士兵不間斷巡邏。到了亦集乃之後這些人只要還敢犯事,那就就是自己找死。像
民和難民這些人留在當地同樣不但會使得當地地方政府的壓力大增,就是時不時出現的叛亂也會讓人焦頭爛額的。倫文敘把他們帶走不但讓
民和難民們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也可以大大減輕幾地的府衙的壓力。可以說倫文敘的這些標準都是比較能夠獲得當地的官府和民眾的支持的,所以實施起來也是很快的。
倫文敘是誰?從二品大員,而當地的官府最大的也不過是個知府,和倫文敘差遠了,凡是倫文敘說出來的話他們都恨不得當做聖旨來聽,於是倫文敘代下來之後他們可是把足了勁一個個比著誰抓的人多。
半個月之後將近有三萬人被送到了鎮番,鎮番距離亦集乃非常的近,出了鎮番向北半便可到達遼闊的亦集乃地區。
在鎮番,倫文敘召開了一次動員大會,來到鎮番外面的一處空地上,倫文敘看著下面秘密麻麻的三萬人,此時整個空地上亂嚷嚷的,三萬良莠不齊的人聚集在一起那混亂可想而知了,要知道這裡面可是不乏地痞氓和作
犯科之徒的。空地上亂哄哄的,有人站著、有人坐著,有人在說話、有人在罵架,竟然還有人在打架鬥毆。
不過當看到倫文敘出現之後所有人全都站了起來朝著上面的倫文敘嚷嚷著:“你們憑什麼抓我們?”
“就是,你們憑什麼抓我們啊,我們又沒有犯法?”
“你們是官府怎麼了,官府就了不起了?”
“對,快放了我們,要不然我們就…”
“放了我們,放了我們。”將近三萬人在一起亂嚷嚷,聽得倫文敘耳朵都快麻了,不過得趕緊把這些人安定下來再說,要不然這三萬人要是鬧起來了那可就不好辦了。於是倫文敘朝著身邊的一人說道:“楊將軍,快派兵把這些人安定下來,要不然亂起來可就不好了。”楊將軍就是楊開山,是郭城身邊的副將,同時也是果勇營的武官,以後的果勇營提督內臣候選人之一。倫文敘離開榆林之後郭城邊讓他跟在了倫文敘的身邊,而郭城則去完成朱厚照給他的任務去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郭城是什麼樣的人,更在他身邊的人也大都和他
格很像。…,“來人,把他們給我圍起來。”只見楊開山站在臺上衝著身後的將士一聲大吼,很快大批的京軍便四散開愛把聚集在中間的那些人給圍了起來。明光的大刀與弓箭告訴這所有的人他們是會吃人的猛虎,立刻聚集在那裡的三萬多人便安靜了下來。自古民不與官鬥,特別是碰到當兵的時候這些老百姓都是老老實實的,現在看到自己周圍都被圍了起來了,哪怕是真有人不怕死也被身邊的人給拉住了。
“弓箭手準備!”楊開山一聲令下,四周的一千多弓箭手迅速的拉開了弓箭,一千多支弓箭再配上一千多冷若死神的官兵,這就是最大的威懾。雖然被抓到這裡的人有將近三萬,他們還是不敢和人數遠遠少於他們的官兵對抗,不單單在與他們沒有武器,關鍵是長期形成的對官兵的害怕在他們心中時刻起著作用。
一千多拉滿弦的弓箭再配上週圍數千把大刀,整個場面迅速的寂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被圍在中間的一些婦女兒童還有一些怕死的人都
出了驚懼的目光,他們知道只要上面的那個人一聲令下他們就有可能死在這裡,於是所有人都把目光對象了最高處的倫文敘。
“首先,”站在那裡,倫文敘高聲的喊著:“首先,只要你們不鬧事,你們就不會有事,你們都是大明的子民,而這些也都是大明的軍隊,只要你們老老實實的站在這裡便什麼是都沒有。”下面的人頓時一陣猛點頭,就像在向倫文敘說我們一定老老實實的。看到他們的表情,倫文敘也鬆了一口氣,趕緊吩咐楊開山把弓箭手撤了,他還真怕萬一有人失手把箭出去了倒是侯釀成大禍就不好了。
之後倫文敘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當中很多人都不願意去,你們覺得亦集乃不好,那裡什麼都沒有,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那裡現在什麼都沒有,將來那裡什麼都會有。朝廷派我來這裡是幹什麼的,就是為了把亦集乃建起來。朝廷要建一個亦集乃難道還建不成嗎?我告訴你們不要說是一個亦集乃了,就是十個百個,朝廷說要建也能夠建成。就是在西疆的沙漠裡再建一個北京城,只要朝廷願意也照樣能夠建起來。”倫文敘說完,下面的人也是紛紛點頭“也是,要是朝廷要建亦集乃那裡說不定還這能夠建成一個大城市。”
“什麼叫說不定啊,是一定的。”旁邊一個人聽了剛才那人的話就不樂意“這個世上還有咱大明辦不到的事情?”說實話雖然倫文敘把他們抓到這裡他們比較怨恨,這卻並不會打消他們對大明的熱愛和身為大明人的自豪。現在的大明在大明人已知的裡絕對是最強大最富足的。處在這樣的國家裡,他們對於大明的熱愛滲透到了骨子裡了,並不是一兩次迫害可以打消的,當然次數多了也肯定會由愛生恨的。
“靜一靜,靜一靜。”等下面再次靜下來之後倫文敘接著說道:“朝廷派我來這裡就是為了把亦集乃建成,在這裡我可以向大家保證,建不成亦集乃我就絕不離開。”倫文敘是什麼身份這裡的人都知道,以前是東宮詹事,現在是三邊副總制,朝廷從二品大員。比他們見過的最大的官都要大,所以倫文敘說的話他們還是願意相信的。
“以前本官說的條件不變,凡是到亦集乃的朝廷給提供住房,並分發牛羊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