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若是真撕破臉鬥起來,雙方誰都討不到好處,無論是把老周從現在的位置上下來,還是把陸舟氣走,最終傷害的都是整個華國可控核聚變工程的未來。

“你説的對,”潘院士點了點頭,“西南那邊指望不上了,我會想辦法再找人。”陸舟想了想,繼續説道:“我記得湳華大學那邊有一支大概規模在三十人左右的研究團隊,已經從事了很多年仿星器的研究,並且部分工程師在澳洲國立大學那邊接受過相關的培訓。送他們去德國那邊去,效果應該會好一些。”潘院士皺眉問道:“你是説龔教授的隊伍?他們恐怕分不出人手。而且就算是湳華大學那邊,可控核聚變項目的經費,也是從華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出的。”不重視歸不重視,但一個關於仿星器的項目都不給批,這種事情就算是周承福也幹不出來。

畢竟就算不認同仿星器這條技術路線,他和仿星器又沒仇。

但,如果和陸舟扯上關係,那他們以後的經費就不好説了。

“那就全請過來好了,”思索了片刻之後,陸舟開口説道,“反正他們現在也算不上多受重視,以後他們的經費,我全包了。”聽到這胡來的做法,潘院士笑着搖了搖頭。

“那行吧,我明天就去。”陸舟點了點頭:“麻煩你……算了,這事兒我還是親自去一趟吧。”第492章出訪湳華大學湳華大學的前身是衡陽工學院,再早一點可以追溯到中南礦冶學院。

在59年那會兒,國內發展核武器和核工業的背景下,國家將原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等專業系遷至衡州。

六十年代末因特殊原因停辦,後於八十年代在核工業部和湘省政府的牽頭下以衡陽工學院的形式重辦,最後於九十年代改名湳華大學,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從某種意義上,這個學校從誕生以來的命運,便與共和國的命運維繫在一起。

這裏雖然不是211也不是985,但其核工程專業在國內卻是排在前列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也為共和國輸送了大量的核工業人才。

而現在,它也依然在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

即便仿星器在國內算不上什麼受到特別支持的項目,在可控核聚變這個冷門的大坑裏也算是最冷的一個角落,但這裏依舊有一支三十多人規模的科研團隊,在從事着這一領域的研究。

陸舟此行的目的很明確,那便是來挖人的。

當然了,目的表現的這麼赤,對湳華大學就不太友好了。

在名義上,他還是以學術的名義,來這裏做訪問的。

而且説實話,這件事情如果成了,其實對湳華大學也有好處。

對於陸舟突然造訪自己這座小廟的目的,湳華大學的校領導也許猜到了,也許沒猜到。

但不管怎麼説,一個諾貝爾獎學者來校作報告,就算是換到水木燕大,那也都是足以打出橫幅來歡的事情……

【歡陸舟教授來我校開辦學術講座】看着頭頂拉開的橫幅,胳膊肘下面夾着課本的大學生,一臉莫名其妙地同旁邊的室友説道。

“你説陸神咋跑咱們這小地方來了。”塊頭比較大的男生搖了搖頭:“鬼知道。”走到那一邊,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兒,個頭看起來瘦高的學生説道:“金陵那邊不是新修了一個什麼搞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中心嗎?好像就是陸教授在負責。估計是衝着咱們學校的H1仿星器來的吧。”胳膊肘夾着課本的那個大學生問道:“我咋沒聽説過?”那高個頭的學生又習慣地推了推眼鏡,“正常,新聞上都沒怎麼報道過,不過這事兒好像也不是什麼秘密,我也是聽社團裏搞核工程方向的學長説的。”這時候,一直沒説話的那哥們開口道:“和我們沒什麼關係,趕緊上課去吧。”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