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章 第5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是想當公使?”

“派到小國,似乎不礙。”奕劻想了一下,點點頭説:“這要等機會。你既然跟他認識,必有見面的機會,託你帶句話給他,我會替他留意。”

“是!”那桐略停一下説:“他也跟我説過,倘蒙王爺栽培,另外還有孝敬。”奕劻又想了一會兒“事情很難,再説吧!”他又問:“你是從署裏來?有什麼消息?”這所謂‘署裏”是指外務部。瞿鴻璣雖以會辦大臣兼尚書,但在軍機處的時候多,反倒是不兼尚書的會辦大臣那桐,每天到部,對於俄的戰況,比較清楚,而且經常跟本公使內田康哉見面。這時候奕劻問起,隨即答説:“正要跟王爺來請示,內田來説,本決定設立滿洲軍總司令部,總司令官叫大山岩,總參謀長叫兒玉源太郎。另外在大本營還有個參謀總長,是山縣有朋。內田説,本對戰事很有把握,而況對俄開戰,是為中國爭回東三省。中國不應袖手旁觀…。”

“這話就不對了!”奕劻打斷他的話説:“第一、中俄訂有密約,照萬國公法,應該出兵幫俄國,如今以遼河為界守中立,無形中等於幫了本。第二、庭不已派了他的顧問坂西,化裝中國人,經常出關到軍營地去聯絡,試問,還要怎麼樣幫本?”

“我也這麼跟內田説。內田提出兩點要求,第一、要看看中俄密約;第二、想請中國準他們在關外招紅鬍子,替他們打俄國。”

“第二點不行,那會招是非。第一點,不妨準他,不過也得先奏明瞭。”

“是的。”那桐略停一下又説:“招紅鬍子的事,內田跟我説,他跟庭接過頭了,庭答應暗中幫他的忙。”奕劻立即接口:“既然庭已許了他,當然沒有什麼不可以。”

“我也覺得沒有什麼不可以,如果怕俄國抗議,不妨給本去一通照會,要他制止,這不就在表面代得過了?”

“好!這個辦法好!就這麼辦。”軍招撫紅鬍子的計劃,其實早就在袁世凱的支持之下,成為事實。

早在四月間,坂西就在朝陽密招紅鬍子馮麟閣、金壽山、杜立山所部,編成“正義軍”三營。袁世凱一面電告外務部,一面卻命駐守遼西維持中立的馮玉昆秘密支援,所以“正義軍”的身分很微妙,既是軍的傭兵,又是官軍的旁支。

其實本從朝鮮義州渡鴨綠江,經安東進入奉天的陸軍,已有十個師團之多,番號是第一、二、三、四、八、九、十、十一、十二,以及近衞師團,陸續編為四個軍,首先編成的是第一軍,司令官黑木為楨,分佈在九連城、鳳凰城一帶。

第二軍由陸軍大將奧保鞏率領,在旅順東北的不凍港貔子窩登陸,分兵兩路,一路向西佔領普蘭店,拒遼陽的俄軍南下,一路直趨西南的金州,意在絕旅順、大連的後路。

第三軍司令官名叫乃木希典,專攻旅順。別遣陸軍中將野津道貫,自大東溝以西,哨子河口的孤山登陸,沿大路北進,克岫巖,與第一軍合力攻佔海城東南的析木城。而奧保鞏以第一師團守金州,親師第二、四兩師團沿南滿鐵路逆擊,進熊嶽、破蓋平,覆敗俄軍於大石橋,於是營口、牛莊亦不復能守。整個遼東半島,大致都歸於軍的掌握了。

設立滿洲總司令部即在此時,由兒玉策劃,以第一軍為右翼,出遼陽東北;第四軍為左翼,西遼陽西北;而第二軍為正面,三路齊進,攻佔遼陽,本兵死了一萬七千多。

不過,這個勝仗不全是本人自己的功勞“正義軍”亦頗有牽制之功。不過,俄軍雖敗,實力未損,俄國的遠東軍司令官克魯巴特金,估量遼陽難守,一面抵禦,一面全師而退,此時重新部署,以三個軍團反攻遼陽,一個軍團出遼陽東南,一個軍團為預備隊。其中出遼陽東南這一着最狠,企圖是在絕軍的歸路,包圍聚殲。

這一來,軍自非出盡全力不可。因此,坂西跟袁世凱商量,要求格外支援。袁世凱便派了直隸督練公所的參謀處總辦段芝責,隨同坂西,到遼陽相機處理,同時馮玉昆亦奉到密令,要在暗中儘可能援助軍。

到得遼陽,商定派遣馮玉昆屬下的隊官,為軍充當間諜,哨探軍情,入選有孟恩遠、王懷慶、劉夢蘭等等,約莫十來個人,雖都行伍出身,但受過新法軍事訓練,要他們去看俄軍馬、步、炮、工各營的情況,不致茫無所識。只是,筆下卻沒有一個人拿得起來的,刺探有所得,不能寫報告回來,於事何補?

正好段芝貴的父親,巡撫營統帶段有恆,從瀋陽以西的新民,到遼陽來看因公出關的兒子,知道了這一層難處,便向段芝貴説:“我帶的一個馬弁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秀才出身。他於這個差使倒合適。”原來這吳佩孚字子玉,山東蓬萊人。家貧有大志,十四歲那年,投入登州府水師營,充當學兵,課勤務之暇,用功苦讀,居然在光緒二十二年,應登州府院試,以第二十七名進學,便是“宰相苗”的秀才了。

不想第二年在家闖禍,得罪了當地巨紳,不但被革了秀才,還被通緝。迫不得已,航海到天津,投效聶士成武衞前軍,因為體質太弱,只補上一個雜役的名字。不久,庚子亂起,聶士成殉國,武衞全軍潰散,吳佩孚輾轉到了開平,考入武備學堂,其後武備學堂遷至保定,吳佩孚自覺年將而立,還受年紀與自己相仿,甚至比還來的小的教官呵斥,情所難堪。

因而,吳佩孚輾轉投入段有恆部下,充當一名馬弁。段有恆亦每以能有一名如斯養卒的秀才供驅遣為得意之事,兼以吳佩孚通文墨,到那裏都方便,所以出入相隨,漸成親信。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